跳槽怎么规避竞业协议/签了竞业限制协议跳槽有何后果

导读: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累计或者连续三个月没有支付补偿金,竞业禁止协议自动失效,则可以找同行业的工作《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协议可以不签吗
最好签,不签可能会丢了工作。
关于竞业禁止协议中约定的补偿数额,具体可参照相关司法建议。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并支付3个月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实际上,竞业禁止协议的执行情况,企业也很难追查,竞业禁止协议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好,建议不必太纠结。
关于岗位的调动,可和公司进行协商。公司采取手段逼迫员工离职,员工也可以采取手段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属于双输的局面。
签竞业协议会得到补偿金吗
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应支付多少的补偿费用,根据每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情况不同而不同,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数额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为了更好的发展跳槽无可厚非,为防止员工跳槽后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等,公司会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员工一定要关注这9个方面知识,防止被坑。
1、竞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管、高技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与其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有关,不能任意扩大范围而限制员工离职。比如公司前台不会涉及商业秘密,员工可以拒绝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2、竞业限制一般及与本人,对其亲属的限制是无效条款。比如,限制员工亲属在在职期间和离职后从事与公司相同或近似业务的条款无效。
3、竞业限制时限2年,超过的期限无效。比如:约定3年,3年中前两年的约定可以,第三年的约定无效。时间要求是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
4、竞业限制的范围过宽无效。一般限于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或实际经营范围,还可约定限制的地域。
5、竞业限制的内容是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包括去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和自己生产经营。
6、一般为书面的约定。或是在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是单独的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入职时要认真阅读劳动合同,结合薪酬待遇、工作内容等谨慎签订相关条款,避免离职受限。
7、保密协议不等同与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要有限制其择业等符合竞业限制全部特征的条款才行。仅在员工手册中明确了竞业限制的制度规定,劳动者以此来主张补偿金不会得到支持。《员工手册》中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不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的约定,不能作为支付竞业限制补偿的依据。
8、竞业限制实施中的3个3。
(1)竞业限制补偿标准可按照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
(2)因用人单位原因3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的,劳动者才有权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比如,仅2个月为支付,你一起诉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公司给补上了,这时候你无法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还需要继续履行竞业限制约定。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竞业限制协议需额外支付劳动者3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个人认为一个月合适,单位单方解除合同也是多给一个月工资)
9、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要支付违约金且后还应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违约金要综合考量,合理确定具体数额。支付违约金后不是可以心安理得的上班了,而要纠正违约行为,比如从竞争单位辞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