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失信惩戒机制_如何理解失信联合惩戒

导读:
《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对失信行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约束和惩戒措施
《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对失信行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约束和惩戒措施:
一是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在市场监 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 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 逐步建立行政许可申请人信用承诺制度,并开展申请人信用审查,确保申请人在政府推荐的 征信机构中有信用记录,配合征信机构开展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二是市场性约束和惩戒。通过失信信息公开曝光和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使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在市场上曝光,其他的企业和个人在交易当中可能就会采 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这样会减少他的交易机会,提高他的交易成本,包括一 些融资机构,可能对你的借贷、发债、上市都会进行一些惩戒,这样在客观上达到惩戒失信的效果。
三是行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监督会员遵守。对违规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对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惩戒措施。
四是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发挥群众评议讨论、批评报道等作用,通过社会的道德谴责,形成社 会震慑力,采用社会的力量和渠道来约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