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还有停工留薪期吗_停工留薪期必须鉴定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1924人收看
导读:
停工留薪意味着劳动者不用工作也能够有工资收入,在劳动者遇到工伤或是其他损害的时候可以申请得到。一些劳动者在工伤之后并不想要进行伤情鉴定,就是因为鉴定后会没了停工留薪福利。那么,工伤鉴定后还有停工留薪期吗?

停工留薪意味着劳动者不用工作也能够有工资收入,在劳动者遇到工伤或是其他损害的时候可以申请得到。一些劳动者在工伤之后并不想要进行伤情鉴定,就是因为鉴定后会没了停工留薪福利。那么,工伤鉴定后还有停工留薪期吗?小龙告诉我们要看 情况。

工伤鉴定后还有停工留薪期吗?有的。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期间。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受伤职工为正常出勤而支付相关的待遇,因此停工留薪期长短的确定对于工伤职工待遇的享受殊为重要。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了还可以再申请延长停工留薪吗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停工留薪期应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定

可以参照工伤认定的作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停工留薪期的认定。更换认定主体有以下好处:

第一,符合政府部门公共管理的职能,与我国保险事业发展方向相一致。

第二,引入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认定结果更具公正性和公平性,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政府部门的介入加大了对不规范医院的震慑力,保证诊断资料的可靠性。第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也需要提交医疗诊断证明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在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配合下,停工留薪期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工作中,安全是第一守则,无论是哪方,都不想出现工伤事故,特别是像致使劳动者工伤伤残这样事,它于己于他都是不利的。当然,有时候一些工伤事故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双方就要就赔偿问题进行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