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看病怎么报销/低保户大病救助政策

导读:
享受国家低保福利的公民,除了能享受到国家最基本的生活补助以外,其低保户国家还在医疗方面也是有报销补贴政策的。那么,低保户住院怎么报销?流程是怎样的呢?
一、低保户住院怎么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低保户住院是享受的医保报销的,但是不同地区其报销的流程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下面流程仅供参考,具体如下:
1、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一般是应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享受相关救助,并且其低保户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户口本收入证明等材料。
2、之后社区、居村委会经办人员会协助对申请对象资格作初审、评议、公示等;
3、街道、乡镇社保所负责会对申请对象入户调查、审核资格等;
4、一般区县民政局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应当在接到审批材料30日之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在30日之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5、低保、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通常是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先依照各自参加的医疗保险险种报销,余下部分可申请医疗救助,即再报销60%。
6、据了解,这部分人群多数参加的是“一老”或无业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原额度均为60%;这样,这部分人员将可报销84%。
7、现在城镇无业居民住院花费1万元。因其为低保人员,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
8、按照他所参加的无业居民医保政策,住院报销比例为60%,即可先由医保报销6000元。自付部分4000元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再报销60%,即再报销2400元。综上,1万元医疗费可报销8400元。
二、低保医疗救助政策有哪些?
1、医疗费用减免
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就诊时,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的减免。
2、门诊救助
未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低保和低收入人员就诊时发生的门诊费用,在经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其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7%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全年救助封顶线元。
3、重大疾病救助
社会救助对象因罹患重大疾病发生的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在经过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7%的比例给予重大疾病救助,全年累计救助最高额度为8万元。
4、救助病种有类
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I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器官移植(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多药肺结核、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甲亢、唇腭裂、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新增)。
5、生育救助
对于那些享受社会救助且持有本市卫生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服务证明的贫困孕产妇,其在经过医保、新农合等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
6、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
城乡低保和低收入人员确需住院就医的,在定点医疗机构可享受住院押金7%减免,其中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和民政部门管理的因公(病)致残返城知青可享受住院押金减免。对于经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按比例垫付,城乡低保和低收入人员只需缴纳实际负担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