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资条怎么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工资条怎么申请劳动赔偿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211人收看
导读:
劳动合同原件,注意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岗位、工资标准、绩效计算方式、发放形式等,尤其是以提成方式计算薪酬的,需要明确最低工资以及提成的计算方式、发放的周期、支付账户等内容,因此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保存好原件并拍照、扫描留存,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等;

年关将至,不少人考虑换份新工作,又担心上家工资、福利待遇没有发到位。也有人本应到手的工资奖金迟迟没有到手。劳动仲裁是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必要的前置程序,也有不收取劳动争议仲裁费、时间短(一般情况下自受理之日起45内结案)的特点。国家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便利劳动仲裁的申请及审理流程,网上公开劳动仲裁的申请流程、办事依据等。但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处理劳动仲裁申请以及劳动争议纠纷的过程中,无论是自己申请还是委托律师,都应当聚焦 “谁可以申请”、“向谁申请”以及“如何准备”三个核心问题。

一、 谁可以申请

这个问题涉及到劳动仲裁申请的主体以及什么事项属于劳动仲裁申请的受理范围。

(一) 劳动仲裁申请的主体

1. 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基金会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2. 与前述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2007年通过)第2条 关于用人单位的规定

《劳动法实施条例》(2008年通过)第3条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属于用人单位的规定

(二)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1. 劳动关系从生到死: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辞退、除名、辞职等;

2. 待遇中非“钱”事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

3. 待遇中涉“钱”事项:工资、薪酬、绩效、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等。

(高管待遇以及期权兑现、补偿等问题待下一个专题展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通过)第2条 关于劳动争议范围的规定

(三)何时应该申请

1.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1)一般情况下: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时效的中断:前述一年的时效因主张权利或者对方同意履行而中断,包括向用人单位主张、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用人单位同意支付的承诺等

(3)关于劳动报酬争议的例外:劳动关系存续起见,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的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通过)第27条 关于申请时效的规定

要点提示:

1. 工资发放的截止时间、社保缴费记录截止时间等、

2. 劳动关系的终止证明,包括离职证明、劳动合同载明的终止时间、和老板或者公司HR的聊天记录等

3. 向公司主张相应款项或者待遇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邮寄凭证等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所以申请的时效期间一年一定要牢记!

二、 向谁申请

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具体以北京市为例,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如下:

1. 北京市各级仲裁委的管辖划分:

(1)市仲裁委管辖下列劳动争议案件:

①用人单位注册地及劳动合同履行地位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石景山区)、注册资金在壹仟万美元以上(或者相当于壹仟万美元以上)的中央、市属单位以及外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争议案件;

②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案件;

③市仲裁委认为应当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

(2)区县仲裁委管辖下列劳动争议案件:

区、县仲裁委管辖本行政区域内,除市仲裁委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

两个重要的连接点:用人单位注册地、劳动合同履行地,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天眼查、企查查等查询。

① 两者同时位于城六区→用人单位注册地仲裁委管辖

② 下列情况由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管辖。

I、两者有一者不在城六区;

II、两者都位于非城六区的;

III、有一者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开区管辖优先;

IV、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本市,而注册地在外埠的劳动争议案件。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通过)第21条 关于立案管辖的规定

三、 如何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 申请时需要填写的文件

1. 劳动仲裁申请书;

2. 授权委托书(如聘请律师或者其他委托代理人);

3. 身份证明复印件(提交)及原件(待查):申请人为自然人的,需要准备申请人及委托人(如有)的身份证等证明材料;申请人为法人的,需要准备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及授权委托人的身份证等证明文件。

(二) 准备思路(以索要工资报酬以及经济补偿金为例)

依据申请事项的不同,审查的要点要素不同需要相应准备相关证据。

1. 关于索要工资报酬的:

要点提示:工资标准×时间范围,相关证据:

(1) 劳动合同原件,注意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岗位、工资标准、绩效计算方式、发放形式等,尤其是以提成方式计算薪酬的,需要明确最低工资以及提成的计算方式、发放的周期、支付账户等内容,因此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保存好原件并拍照、扫描留存,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等;

(2) 工资单(条)或银行转账记录等工资发放凭证,工资个人所得税缴税证明,证明过往工资标准或者其他发放情况;

(3) 考勤和休息休假记录,包括考勤表、工作群工作记录、工作邮箱邮件、请假及批准申请等,证明岗位情况、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情况等;

(4) 缴纳社会保险费或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费记录(可网上查询或者办理),证明社保待遇情况等。

2. 关于劳动关系存在、解除、辞退的,要求经济补偿金的:

要点提示:离开方式(自动离职或辞退)、工作年限、离职前工资待遇情况等,相关证据:

(1) 劳动合同原件,包括工作起始时间、劳动合同解除的约定等;

(2) 工作证、出入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

(4) 离职证明或者工作交接清单等,证明离职的原因或形式、离职的时间以及是否完成工作交接、不存在其他义务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