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导读: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只能使用普通发票,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货物与一般纳税人相同,可以收普通发票也能收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是指,除特殊情形外,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满足一般纳税人条件的(见上文),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企业。
一、小规模也叫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指年销售额在80万以下的就是小规模纳税人,而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了。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一般货物的销售,并且没有特意去国税上门申请为一般纳税人,等到公司注册成立后,国税自动认定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再次注:小规模可以转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无法转小规模的(不过根据近期的税改,一般纳税是可以改为小规模纳税人的)。
二、一般也叫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属于一般纳税人的情形有: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50万;商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80万。
一般纳税人是小规模企业、个体户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且有一定的收入达到国家统一税收的标准从而进行缴纳的,一般纳税是不能够使用增值税专票或者其他税额进行抵扣。
三、如何选择小规模与一般?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种企业的税务处理方式不同,各有各的好处,没有哪个类型更好,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类型。
如果进货价与销售价都为含税价,相对比一般纳税人来说,小规模纳税人所缴税更少。也就是说在进货价比较少的时候,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比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收入更多。且在税务优惠政策上面,小规模纳税人能享受到更好的优惠,例如近年颁发的普惠性减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如果你进项少,销项多,那么小规模纳税人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利润较高。因为小规模纳税人3%税率,一般纳税人16%税率。 但是如果你的进项比较多,且都是从一般纳税人处进货,那么最好成为一般纳税人,虽然你开出的发票是16%,但是你进货抵扣也是16%,最终你缴纳的税款并不会比小规模纳税人多, 是否愿意成为一般纳税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销售规模、客户群体,还要考虑你的进货情况,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
举例:假设公司的采购都有进项发票,销售出去的客户都要开16%的发票,转成一般纳税人的好处在于商品的毛利率。根据不含税销售额×毛利率×16%=不含税销售额×3%,可以得出毛利率为24%,也就是说当公司的毛利率大于24%的时候,小规模纳税人更划算,交更小的税。如果毛利率小于24%的时候,一般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更小。但是如果公司没有合理的进项发票,转为一般纳税人后的确是很不划算的, 客人要开出发票公司就得要交16%的金额给税务局。并且目前一般纳税人是无法再转回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了,因此在申请一般纳税人之前,要综合企业未来的采购形式来决断,若只是一时的大量进项发票,申请一般纳税人对后续的发展的不利的,要谨慎考虑。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有哪些区别?
一、认定条件:
1)主要从事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100万以下的为小规模
2)主要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180万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180万以下为小规模。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商品流通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反之,为一般纳税人 。
二、税收管理的规定: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可以作为当期进项税抵扣;计算方法为销项减进项。
2)小规模:只能使用普通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计算方法为销售额×征收率。
三、税率与征收率:
1)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17%,税法还列举了5类适应13%低税率的货物,还有几项特殊业务按简易办法征收(参照小规模)。还有零税率应税劳务和货物。
2)小规模:商业小规模按4%征收率;商业以小规模按6%
1、税率不一样,小规模6%或4%,一般纳税人17%。
2 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是可以抵扣的,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是不能够抵扣的。
3 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生产性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
商业性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上
适用税率: 17%和13%(适用特殊)
小规模纳税人:生产性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
商业性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
适用税率:生产性6%,商业性4%
小规模不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