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可能会犯罪!

导读:
很多人都觉得,欠点儿钱怎么了?不就是个民事行为么?还能怎么地啊?
这的确是一般情况。可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欠钱不还也是构成犯罪的。
接下来,法海老师就带给大家捋一下这些欠钱不还、构成犯罪的情形。
1.不可以抱着借钱不还的目的
有些人在借钱的时候就抱着不想还的目的,甚至放言:凭本事借来的钱,凭什么还?
殊不知,这种行为非常容易构成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让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使被害人表面上“自愿”地交付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诈骗和普通的民事借贷行为而言,属实是比较难以区分的。因为民间借贷的行为也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但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实践中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明知道自己没有还款能力了,还编造事由去借钱,然后拆东墙补西墙,混过一天是一天。
二是借来款项以后直接用于挥霍了,比如用来赌博了、吸毒了,等等。
2.不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
有些人觉得,即便是法院判决,也就是一张白纸而已,我就是不履行能咋地啊?
如果属实是由于没有能力履行而无法履行,那自然是不会构成什么犯罪的。
但是,如果自身有履行能力,还采取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方式逃避执行的,那就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了。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不可以恶意透支信用卡后不还钱
很多人在没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办信用卡,采取信用卡透支,甚至用多张信用卡连续透支的方式来应急。
当然,如果只是用来应急,事后及时还款或者分期还款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经过两次以上有效催收,仍不还款,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话,就涉嫌信用卡诈骗罪了。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四)恶意透支的。
4.不可以拖欠员工的工资报酬
很多企业生意不景气,没有能力给工人发工资,于是就造成了拖欠工资的后果。
如果只是一般的拖欠工资,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的话,也是不能构成刑事犯罪的,只是一种民事行为而已。
但是如果为了逃避支付工资,而采取转移财产、或者自己逃匿的方式来逃避支付工资,那么就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了。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