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养狗扰民怎么投诉/怎样投诉狗叫扰民

导读:
狗叫扰民是个令人头疼的社会管理问题,养狗人士为此惴惴不安,而左邻右舍从睡梦中被狗叫声惊醒时更会火冒三丈、烦躁痛苦。
宁波市还曾经发生过狗叫严重影响了邻居睡眠,邻居找狗主人理论,多次交涉无果导致矛盾激化升级,最终造成了三死一伤的残局。
估计换成任何人,天天三更半夜被狗叫声吵醒,也恨不得当场把狗子当场处理掉吧。很多城市小区的居民因为忍受不了邻居的狗叫,私下与狗主人沟通无效,采取了找物业、社区调解,拨打110、12345报警投诉等方式,仍然不能解决问题。
狗叫不是大事,但是在城市养狗,影响了邻居睡眠和正常生活,造成了邻里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安定就是大事!
我国的《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各地的养狗条例都明确规定狗叫扰民是侵权行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依法被警告或者处罚。
小林也养了一只狗,因为晚上在阳台,有人经过,就会大叫,影响了邻居的睡眠,接受到邻居的意见后,我上午搜索能够制止狗叫的方法之后,果断下单为狗子买了一个止吠器,自从我家狗狗带上止吠器,一次也没有再在夜里叫过,邻里关系又变得和谐起来,碰到遛狗还热情的给狗子打招呼。
止吠器采取静电和声波震动的方式,在探测到狗叫后会触发静电和声波提醒狗子不能再叫了,对于狗狗的伤害很小,我家狗子带上止吠器吃喝情绪都和往常一样,没有变化。
作为爱狗人士,既要对狗负责,也要为身边的左邻右舍负责,人类是社会性群体,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尤其是城市居民小区人群密集,不文明的养狗行为,会污染社区环境,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
从现有法律规定看,政府对养犬的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属于分头治理模式。各地公安机关是养犬治理的主管机关,其他政府部门也同样依法负有相关责任。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对宠物店等经营场所进行监管,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宠物医院,城管负责清理流浪犬,居委会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业主委员会和物业负责本社区养犬公约的制定和执行。
既然法律有了规定,那么谁有权利举报、投诉,去哪里举报投诉呢?养犬规定是属地管理,每个地区的具体规定都不尽相同,但政府职能和投诉举报这块的规定是一致的。以北京市养犬规定为例,该法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对违规养犬行为进行批评、劝阻,并有权向公安机关、居委会等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同时,该法还进一步规定,如果被投诉的机关不依法处理或相互推诿的,上级行政主管机关是要给予行政处分的。
狗证相当于宠物犬的身份证,主人不仅要办理,而且遛狗时也要随身携带。办理狗证不仅要经过居委会同意,遵守生活小区的公约制度,而且还要依法签署“养犬义务保证书”。对于租住小区的租户,因没有固定住所,是不能获得所在辖区狗证资格的。即便是有了狗证,如果在豢养过程中宠物狗出现扰民等情况,也可以依法吊销,一旦吊销,申请人五年之内都无法再次申请狗证。
目前,很多宠物店开设在小区一楼底商,绝大部分的宠物店都存在非法经营的情况。
第一,宠物店的工商登记中基本没有“寄养”的经营范围,是没有寄养资格的。
第二,在各市重点管理区域内的宠物店,按照法律规定是绝对禁止销售宠物狗的。以北京为例,包括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在内的区域都被划到重点管理区内。
第三,宠物店没有打预防针和治疗的资质,这种资质需要由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单独批准,工商登记是可以查询的。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医院和学校,特别是幼儿园等孩子经常出没的地域是绝对不能遛狗的,更不能不拴狗链自由散养。各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应针对小区特点制定禁止遛狗区域的公约,物业等管理机构应配合公约的执行。
如果住户的权益受到了损害,选择举报投诉也要有策略和方法。以狗叫扰民为例,
首先,要明确知道是哪家的狗在叫,要录音录像取证;
其次,住户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居委会举报;
再次,如果报案之后仍未处理的,可以向辖区派出所上级主管部门投诉,按照公安部门监督体系,会很快给投诉者答复;
最后,如果是底商的宠物店扰民,可以先在网上查询其是否有寄养和售卖资质,所属区域是否为本市重点管理区域。若无相关资质,就可以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举报,也可以向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举报,如果所处区域为本市重点管理区域,则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被宠物狗咬伤或抓伤,清理伤口后应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并依据侵权法规定要求狗主人承担侵权责任。
创建人犬和谐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当你养的狗叫声已经影响到邻居的睡眠,请第一时间为狗狗选购一个合适的止吠器吧,做一个文明自律的养犬人,让养犬为自己带来更多快乐、尊重和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