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是什么组织_国际刑警一个月多少钱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61160人收看
导读: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是一个促进全球警察合作和犯罪控制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里昂,在全世界有7个地区局,在所有194个成员国设有国家中央局,是世界上最大的警察组织。

悟空您好:国际刑警是什么组织?发工资吗?国际刑警是各国刑事警察机关联合办案抓捕跨国犯罪。为各国政府办案应该拿工资的。

国际刑警组织

国际刑警组织成立于1923年,原名叫作国际刑警委员会,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共有194个成员国,1989年总部迁往法国里昂。

国际刑警组织每年的预算超一亿欧元,整个组织的运作资金来源是成员国支持。国际刑警组织负责调查恐怖活动、有组织犯罪、毒品、走私军火、偷渡、贪污、和高科技犯罪等大型严重跨国犯罪。国际刑警组织保持政治中立,不会介入非跨国案件。

国际刑警组织的架构由全体大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家中心局等组成,其中全体大会是国际刑警组织最高机关,由成员国代表团组成。官方工作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执行委员会由13个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开会3次,监督大会决议实施以及总秘书长工作等。总秘书处主要是协调各国警察活动,国家中心局是国际刑警组织在各国的法定机构,由当事国警察构成。

红色通缉令

国际刑警组织对于国际要犯的通报分为7个类别,红色通报(红色通缉令)是用于国际犯罪紧急抓捕的,各国在接到红色通报以后可以对被通报人员进行抓捕,并按照本国法律进行引渡。

蓝色通报是对被通报人员进行定位与调查,绿色通报是指被通报人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黄色通报是指重要失踪人口搜寻,黑色通报指死亡人口搜寻与调查,橙色通报是指可能威胁单一人士、物品的犯罪活动,紫色通报指提供作案人员的犯罪信息(包括犯罪对象、作案手法、藏匿地点等),联合国安全会议特别通报指被通报人员会受到联合国制裁。

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

1984年中国成为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并建立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中国国家中心局相继在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江苏、广西等地设立地方联络机构,负责国际刑警组织的联络工作。

2015年,我国针对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贪腐人员发放红色通缉令。红色通缉令是由当事国中心局局长和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秘书长共同签发,有效期5年,可续期直到缉拿归案。

结语

国际刑警组织不是超国家的警察,对罪犯的抓捕主要是靠当事国警察。国家刑警组织实则就是协调各国对跨国案件的处理。国际刑警组织主要的作用是协调,而不是抓捕。

我们单位一个北方的省会城市的市公安局,单位里设置了一个和国际刑警组织业务对接的科室。就在我们科室楼上。

我是玛俪叔叔,看了其他回答貌似都没说清楚,我再来做点补充。

国际刑警是一个全球性组织,全称是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总部在法国里昂。该组织截止到2019年,成员数量已经达到194个,中国在1984年加入。某些电视剧里的男主角说自己是国际刑警,其实是病句。

现目前,中国只有涉及到国际刑警业务的公安机关才有国际刑警,公安和少数边境地区省份公安厅还没有涉及到,国际刑警的工资水平也和国内大多数警察相差不大,只不过国际刑警外派执行任务的机会多一些,相应的会有些补贴。

国际刑警组织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成员国会费和自愿捐款。目前,会费占国际刑警组织收入的约一半;其中,美国是出资大国

另外,国际刑警组织的组织机构大概分为四个:

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每年都会召开1次全体会议,对计划制定、成员管理等事务处理有最高权力;执行委员会和联合国类似,都是有成员国代表组成;总秘书处负责协调成员国之间的活动等事务;国家中心局就是由各国外派的警察驻守的机构。

那么除此之外,关于国际刑警组织,以下几点你可能还不知道:

一、国际刑警是组织而不是职位。

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国际刑警,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国际刑警的职位。

对比民警、刑警,国际刑警其实根本不存在,民警是人民警察的全称,这算是中国独有的,而在国外,警察都是被称作POLICE,没有民警的称呼,刑警则是专门办理刑事案件的警察,这也是中国的称呼而已。

所以说对于国外的POLICE(警察)都是一种称呼,没有所谓的国际刑警,因为他只是一个组织,并不是职位,所以我们常常在港片看到那些称呼自己是国际刑警,实际上都是不正确的,只能说是在国际刑警组织工作的警察而已。

二、国际刑警没有警察的权力大,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合作平台。

国际刑警组织的成立,主要是针对跨国案件沟通相互提供便利而已。该组织的警察没有任何执法权,虽然表面光鲜,实际上国际刑警的工作除了负责与其他国家的警察沟通而已,其他后续工作也不由他们负责。

国际刑警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对跨国案件逃犯发通缉令、地区维和等,至于说对逃犯施不实施抓捕,那就需要看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的警察如何处理了。

比如说一个美国人犯罪逃往其他国家,美国警察联系国际刑警配合工作,但是在美国警察抓到逃犯后,可以不对其做任何处理,国际刑警也只能是辅助性的配合工作而已,无论犯罪分子多大错,只要美国警察不处理,国际刑警也没办法。

但是国际刑警要想对逃犯进行处理,强行进入其他国家的后果就是,国际刑警就违反其他国家法律,逃犯可能不被抓,反而国际刑警被抓。

另外,从国际刑警组织的组织架构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没有执法部门的,所以,国际刑警并不是能凌驾于各国警察之上的超级警察。

三、国际刑警组织经常受到各国“质疑”

由于国际刑警组织的特殊性,没有实际执法权使其在理论上受到过不少非议,由于国际刑警组织是由众多国家及地区成员组成,所以在高层决议上,特别是主席选举问题上经常性的遇到众口难调的局面。

现如今的世界格局下,以俄罗斯、美国为代表的超级大国自然是希望在国际上有足够的大的话语权,所以在国际刑警内部,经常会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闹得组织内部混乱不堪。

在一些地区事务处理上,如果谁的优势大就会更照顾自己的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刑警组织经常遭受到来自各国的质疑。

写在最后:

我们经常在港片看到的国际刑警,实际上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对比事务能力,所谓的国际刑警还没有普通地方民警厉害。

不过想要进入国际刑警组织工作要求还是比较高,在中国想要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必须要满足是中国在籍警察,另外要有5年及以上的国外工作经历,或者是从事过有英语方面的工作事务,有的甚至要求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

不过国际刑警组织要求高也算立即,毕竟这个光鲜亮丽的名义上的警察还是很多人向往的。再就是还能接触到各国的警察共同处理事务,还是很不错的。

直到19世纪,不同国家和政治管辖区的警察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是临时组织的,重点是特定目标或犯罪活动的合作。建立一个正式的、永久性的国际警察协调框架的最早尝试,是1851年成立的德意志国家警察联盟,它将来自不同德语国家的警察聚集在一起。它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持不同政见者和罪犯身上。意大利在1898年的罗马反无政府主义会议上发起了一项类似的计划,来自21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起初是反无政府主义的产物,但当时没能成形。

直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旅行和贸易的不断发展,为跨国犯罪企业和逃犯提供了便利,各国警察的合作迫切性不断增加。1914年摩纳哥主办的国际刑事警察大会上,邀请了来自24个国家的警察和法律官员讨论在调查犯罪、分享调查技术和引渡程序方面的国际合作。摩纳哥大会制定了12项原则和优先事项,这些原则和优先事项最终将成为国际刑警组织的基础,包括提供不同国家警察之间的直接联系;为取证和数据收集制定国际标准;以及促进引渡请求的有效处理。由于一战爆发,建立国际警察组织的想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22年,美国试图通过在纽约召开的国际警察会议来领导其功能,但当时并美国在国际的影响力太小,没有引起响应。

1923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另一次国际刑事警察大会上,提出了一项新的倡议,由维也纳警察局局长约翰内斯•肖伯带头,22名代表同意成立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国际刑警组织的直接前身,总部设在维也纳。创始成员包括来自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波兰、中国、埃及、法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日本、罗马尼亚、瑞典、瑞士和南斯拉夫的警察官员]同年,通缉令首次发表在其主办的《国际公共安全杂志》上。英国于1928年加入,美国直到1938年才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到1934年,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增加了一倍多,达到58个国家。

1938年二战爆发后,这个总部位于维也纳的组织落入纳粹德国的控制之下,该委员会的总部最终于1942年迁往柏林。在这一时期,由于纳粹的暴行,大多数成员国都退出了该组织。从1938年到1945年,该组织的领导人包括奥托•施泰因哈斯勒、莱因哈德•海德里奇,亚瑟•内比和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他们都是纳粹党卫军的将领,卡尔滕布伦纳还是纽伦堡审判后被处决的党卫军最高级别军官。

(卡尔滕布伦纳)

1946年,二战结束后,比利时、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和英国等成员国将该组织重新命名为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它的新总部建立在巴黎,然后从1967年开始搬到巴黎郊区圣克劳德。直到1989年总部才被转移到里昂。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刑警组织才根据其规章第3条规定禁止干预各国的政治事务,因此国际刑警成为了中立的国际机构。

国际刑警组织的年度预算约为1.3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181个国家的警察部队成员的年度捐款。它由一个由所有成员国组成的委员会管理,大会选举执行委员会,以监督国际刑警组织政策和行政管理的执行情况。日常行动由总秘书处负责,由100多个国家的大约1000名人员组成,其中包括警察和文员,秘书处由秘书长领导。

2010年7月,国际刑警组织前主席杰基•塞莱比因收受毒贩贿赂价值192831美元,而被约翰内斯堡高等法院裁定犯有腐败罪。2008年1月被指控后,塞莱比辞去了国际刑警组织主席职务,并被延长了国家警察局长的假期,他被智利国家调查警察局局长、美国区前副负责人阿图罗•赫雷拉•韦尔杜戈临时接替,他在2008年10月Khoo Boon Hui上任之前一直担任代理领导职务。

2012年11月8日,第81届大会上,法国司法警察局副中央主任米雷勒•巴列斯特拉齐当选为该组织首位女主席。2016年11月,我国孟宏伟在国际刑警组织第85届大会上当选为主席,并将以该身份任职至2020年。2018年9月底,孟宏伟“落马”后,其在国际刑警的职务也被撤销,由韩国的金钟阳接替。

国际刑警组织不是一个可以超越国家国界的执法机构,也不具有逮捕权。国际刑警组织只是是一个由不同国家的刑事执法机构组成的合作机构。国际刑警的成员国,主要通过其总部分享犯人犯罪信息和犯罪资料的数据库提供援助。

而且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形式在打击国际犯罪时是有效的,因为语言、文化和官僚机构的差异会使来自不同国家的警官很难合作沟通。假如在追捕跨国逃犯时,国外的警察可能不知道在当地谁可以提供帮助,是否对案件的这些方面拥有管辖权,或者必须将缉捕信息通知当地政府中的哪些人。而在设立国际刑警组织后,各国警察或其他人员可以直接寻求国际刑警作为中间人与当地执法机构联系。

国际刑警组织设在里昂总部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执法部门打击国际犯罪。虽然国家机构有自己广泛的犯罪数据库,但这些信息都是不公开的。国际刑警组织的共享数据库,可以追踪世界各地的罪犯和犯罪趋势,特别是通过授权收集指纹和面部照片、通缉犯名单、DNA样本和旅行证件。仅国际刑警组织的遗失和被盗旅行证件数据库就有1200多万条记录。总部的官员经过分析这些数据,并向成员国公布有关犯罪趋势的信息。

国际刑警组织有一个经过加密的全球通信网络,只有其特工和成员国能够随时相互联系。该网络被称为I-24/7,它提供对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的持续访问。虽然各国的犯罪情报系统是该网络的主要接入点,但一些成员国已将其扩展到机场和边境接入点等关键领域。成员国还可以通过I-24/7系统访问彼此的犯罪数据库。

国际刑警组织2013年发布了13637份通告,其中8857份是红色通缉令,而2008年为4596份,2003年为2037份。截至2013年,目前有52880份有效通缉在通告中。在发生国际灾难、恐怖袭击或暗杀事件时,国际刑警组织可以派出一个事件反应小组,它可以提供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库访问,以协助受害者识别、嫌疑人识别和向其他国家的执法机构传播信息。此外,应地方当局的要求,他们可以作为中央指挥和后勤行动,协调其他涉及案件的执法机构。

2009年,国际刑警组织开始发布自己的旅行证件,希望各国加快对国际刑警组织成员的个人的签证时间,从而缩短了签证办理时间。2017年9月,该组织投票决定接受巴勒斯坦和所罗门群岛为成员国。

2013年,国际刑警组织公布的收入为7800万欧元,其中68%来自成员国,主要是法定捐款(67%),26%来自外部资助项目、私人基金会和商业企业。财政收入和报销额占总额的另外6%。为了尽可能杜绝国际刑警的官员中饱私囊,其还外聘了审计员,一般是会员国的国家审计院担任。

为了加强国际刑警组织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支持国际刑警组织的任务,国际刑警组织于2013年成立了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基金会。尽管在法律上独立于国际刑警组织,但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已经足够接近国际刑警组织的总裁,在2015,汇丰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在瑞士泄密指控后离开基金会。

2014年7月25日,尽管国际刑警组织的规章,禁止它们进行任何政治或军事性质的干预或活动,但乌克兰民族主义准军事领导人Dmytro Yarosh应俄罗斯当局的要求,被列入国际刑警组织的国际通缉名单。这使得他成为2014年乌克兰和俄罗斯军事冲突开始后国际上唯一通缉的人。

国际刑警组织一直拒绝将乌克兰前亚努科维奇,作为在欧罗迈丹期间大规模杀害抗议者的嫌疑人被乌克兰列入通缉名单。但亚努科维奇最终于2015年1月12日被列入通缉名单。不过在约瑟夫的干预下,2015年7月16日亚努科维奇通过聘请的英国律师事务所Hage Aaronson的帮助下,于2014年12月暂停对他的国际逮捕令,等待进一步审查。而在美国用无人机刺杀伊朗的苏莱曼尼后,伊朗也曾向国际刑警求援,不过却被其拒绝。可以看出国际刑警还是看人办事。

而一旦被国际刑警通缉,向其提出上诉的程序漫长而复杂。例如,委内瑞拉记者帕特里夏•波利奥,和哈萨克斯坦活动家阿布利亚佐夫的同事,他们试图推翻这一请求,时间分别长达一年半和六个月。

国际刑警组织此前承认,一些要求将通缉名单上的人列入通缉名单的要求是出于政治动机,例如印度尼西亚活动家本尼•温达、格鲁吉亚政治家吉维•塔加马泽、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和洪都拉斯前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罗萨莱斯,这些人随后被驱逐。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国际刑警组织只有在一个国家结束刑事案件,或宣布大赦之后才取消针对他们的红色通缉,例如,俄罗斯活动家和寻求政治庇护的彼得西拉耶夫、丹尼斯•索洛波夫和亚历克西•马卡罗夫,以及土耳其社会学家和女权主义者皮纳尔•塞莱克的案例。

2013年,国际刑警组织因与国际足联、菲利普莫里斯和制药行业等私营部门机构,达成数百万美元的交易而受到批评,被批评主要是因为缺乏透明度和潜在的利益交换。在舆论压力下,2015年7月1日至3日,国际刑警启动了改革,广泛听取国际社会关于改革国际调查制度的建议。

人权组织“公开对话基金会”建议国际刑警组织:建立保护具有国际难民地位的人的权利的机制;启动档案管制委员会与人权非政府组织和庇护和引渡问题专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对违反国际刑警组织规则的行为实施制裁;加强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欧安组织、和平与发展组织和欧洲议会的合作。

国际公平审判组织提议为因不公平指控而被红色通缉的个人制定有效的补救办法;惩罚经常滥用国际刑警组织系统的国家;确保国际刑警组织工作更加透明。

和平研究中心提议,删除根据1951年《难民公约》对被给予政治庇护地位的人的红色通缉,并设立一个独立机构定期审查红色通缉名单。

综上所述,国际刑警组织向全世界的执法部门提供调查支持、专门知识和培训,重点是跨国犯罪的三个主要领域: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有组织犯罪。它的广泛任务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犯罪,包括危害人类罪、贩毒和生产罪、政治腐败罪、侵犯版权罪等。但是国际刑警始终也无法摆脱“特事特办”的区别对待,也是有改革的进步空间。

国际刑警,全称是“国际刑事警察组织”,英文缩写为ICPO,它成立于1923年,其前身是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即ICPC),1956年改为现称。1989年,总部迁到法国里昂。

国际刑警拥有184个成员国,是联合国承认,并且仅次于联合国的世界第二大组织。国际刑警是个合作性质的组织,并没有专门的“国际刑警”,除某些文职人员外,拥有警察身份的人员,在国际刑警组织里是没有专门的工资的。

国际刑警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国家中心局。总部建有一个存有150余万名国际刑事罪犯材料的资料档案库和一座用以鉴定货币及其它有价证券真伪的实验室。它传送的国际通知分别以红、绿、蓝、黑四色标示轻重缓急和内容主题。出版物有《国际刑事警察评论》(每年10期)和《伪币和伪造物》(技术期刊)。

国际刑警保持政治中立。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章程所确定的原则,对政治犯、军事犯、因宗教问题而受控告人员以及因种族问题而被控告人员的引渡请求,国际刑警组织不予从中协调,也不会介入非跨国罪案,对于涉及此类的案件,国际刑警只发布消息,不介入工作。

国际刑警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并经常举行各种国际性或地区性研讨会,发送国际通报。国际通报是国际刑警组织为了缉捕、查明罪犯,发现犯罪线索及查明无名尸体而请求各成员国警方进行协助的一项国际性侦查措施。

国际刑警主要根据各国之间的司法协助条约,以及《联合国引渡示范条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公约》中所确定的一般规则和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作为的临时性法律依据,主要的工作,除犯罪调查外,就是引渡罪犯。

国际刑警不是凌驾于各国警察部门之上的“超级警察”,而是以“协调”为主要职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机构,通过国际合作来打击和控制国际犯罪活动。各成员国承担相应的义务,也借助警务交流来控制本国犯罪,降低警务成本。

国际刑警总部只负责指引国际警务交流合作,以及发布各类消息通报,从不进行案件调查。具体工作,全由各国的国家中心局来做。

国际刑警总部中,非警察工作人员比警察更多。

国际刑警接受的是非正式的刑事司法委托。

国际刑警组织促进各国警方之间支援与合作,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各种机构和制度,但由于一些政治、外交或国际关系上的因素,在引渡以及其他合作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当然发工资了,国际刑警也不能喝西北风啊

国际刑警组织全称“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它的诞生起源于一件跨国盗窃大案。

1913年摩纳哥亲王阿贝尔因为贪恋美色,导致王宫大量财物被一美女盗贼窃取。为此阿贝尔亲王大为恼火,于是他的号召下1914 年4 月24 国警察代表云集摩纳哥,共同商议建立一个国际警察组织,这就是国际刑警组织的由来。

1923年在奥地利警方的支持下,国际刑警组织正式建立,其最初名叫“国际刑警委员会”,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将其总部迁至柏林,整个二战期间国际刑警委员会受到纳粹德国控制。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警界高层聚集在布鲁塞尔,共同讨论有关“各国刑事警察局在同国际犯罪分子作斗争中的协调与合作”问题。会议决定重建“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到1956年正式更名为“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复建之后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最初设在法国巴黎,1989年之后迁往法国里昂。

警察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各国警察都是隶属于本国政府。但是国际刑警组织是坚决保持政治中立的,这个组织并非凌驾于各国警察之上,而是一个国际合作组织。国际刑警组织的职责是打击:跨境洗钱、贩卖人口、走私军火、毒品交易、恐怖袭击。

目前国际刑警组织共有192个成员,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现任主席是韩国人金正阳(原主席是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因孟宏伟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所以辞去了主席一职),秘书长是德国人于尔根•施托克。

中国警界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接触国际刑警组织的,1979年在菲律宾和肯尼亚的邀请下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国际刑警组织大会。

后来在南斯拉夫的建议下,中国开始接触国际刑警组织并于1984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国际刑警警员一般都是来自于各国警界精英,其工资还是主要由本国政府支付,而国际刑警组织经费则有各成员国共同分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