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撞死人赔多少钱(酒驾撞死人赔多少)

赵金保律师 2023.02.10344人收看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而酒后驾车撞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那么你知道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酒后驾驶发生死亡赔偿标准是多少吗?

驾撞死人赔多少钱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而酒后驾车撞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那么你知道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酒后驾驶发生死亡赔偿标准是多少吗?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酒驾不算交通事故,但是酒驾造成的事故死亡要赔偿相关费用。如果是死亡赔偿,那死者家属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金。如果是轻微事故造成人死亡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如双方没有投保,那么只能由死者家属自己赔付了。

一、酒驾事故赔偿标准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规定赔偿:

(一)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二)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有关费用及损失,由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计算。

(三)对道路交通事故中死者的治疗费用和对亲属的扶养费、抚育费等费用应予以计算。

(四)因死亡伤残造成其他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酒驾保险赔付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付,如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项目。保险理赔需要提交:死亡证明;法医鉴定书;死亡证明等相关证据及复印件。在等待交警处理结果期间,死者家属可以向法院提出索赔申请,由法院根据当地一般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相关赔偿。

一般保险公司对此是不予赔付的,具体还是要看法院对此的认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交警部门认定死者死亡是因酒驾造成的,且不属于交强险赔偿范围内和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范围内的赔偿事项时,保险公司不予赔付。

三、酒驾醉驾的民事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事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饮酒、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受害人近亲属要求侵权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害人近亲属请求侵权人在经济上予以补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与侵权人之间的过错程度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适当减轻侵权人名下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因饮酒、醉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或者重伤二级以上人身损害而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被吊销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死亡、重伤一级以上人身损害而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伤亡且无其他明显经济损失”之规定。

最近,一起酒驾事件在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名男子因为酒驾撞死了一名婴儿,他受到了法律制裁,大家都在讨论他需不需要赔偿损失。

这位男子毫无疑问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损失有多大。在中国,政府法规规定,酒驾撞死人的赔偿金额取决于事故的程度和损失的程度。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当其他方受到身体伤害时,驾驶者要赔偿医疗费用、财产损失和残疾赔偿金等。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仍然有一些观点认为,应该改变这一规定,应该赔偿更多的损失。许多人认为,此类案件应被强制赔偿,而且损失金额应该是酒驾者负担不起的。他们认为,酒驾可能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比如精神创伤、心理损失和思想损失等,这些损失不应受到直接的经济损失,应该收取更多的赔偿金。

许多受害者觉得,这种赔偿金还远远不够,而且不可接受。实际上,合理且公正的损害赔偿金和合理的监管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社会来说必要的强制性法律,针对这类特殊的案件可以适当的加重赔偿金的金额。

总之,酒驾撞死人的赔偿金应该是合理的,另外还要加上合理权益的保护,相关的法律要做出调整,以便确保生命的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最近,有关于酒驾撞死人赔多少钱的争议日益升温,学者、律师,乃至社会舆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受害者和家庭应该受到充分的赔偿。

首先,对于酒驾撞死人的赔偿金额,取决于受害者和家庭的家庭状况,包括受害者家庭的财务状况、受害者的财产状况、受害者家庭的依靠年龄和受害者家庭的拥有财产和将来的可能收入。根据《民事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的近亲属可以从死者继承他的财产;而对于酒驾撞死人的家庭,受害者家庭的财务状况也可能发生极大改变,因此,受害者家庭的财务状况应当得到充分的赔偿。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附带刑事责任法》第45条规定,在民事行为中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给受害者和家庭支付赔偿金。因此,在酒驾撞死人的情况下,受害者及其家庭理应受到得到赔偿,有关部门可以依据法律法规来确定酒驾撞死人的赔偿金额。

此外,一定要提到社会存在着驾驶安全意识是较差的情况,为了解决此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将酒驾撞死人视为一种重大违法行为,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酒驾行为严厉惩处,让司机明白喝酒不能开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8 10:00:47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私了”后,还能反悔吗? 2021年2月28日,原告赵某驾驶的车辆与被告张甲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原告赵某委托其丈夫即原告刘某处理与被告的纠纷。 原、被告双方协商原告预付给被告50 000元,用于被告的车辆修理、入院检查,预付的款项多退少补。 事故当天,刘某通过银行账户将50 000元转入指定的张乙(张甲的妹妹)的银行账户。现刘某、赵某以张甲、张乙、孙某治疗伤情及修理交通事故中受损车辆仅花费12 000元、余款38 000元拒不返还构成不当得利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返还上述38 000元款。 张甲、张乙、孙某辩称:案发时,赵某存在酒驾嫌疑,当时刘某为了平息该交通事故,阻止张甲报警,并提出支付5万元款项后私了此事。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1年2月28日17时许,原告赵某驾驶宝马车辆与被告张甲驾驶的长城车辆发生碰撞,同日17时04分,张甲拨打122电话报警。此后,原告刘某、第三人孙某分别赶到现场协商处理,被告张甲入医院治疗。因刘某劝阻,张甲取消报警。经协商后,刘某于同日19时12分许将50 000元款项转至张乙银行账户。张乙收到上述款项后随即转给张甲。 此后,自2021年7月5日至2022年11月17日,刘某因支付50 000元款项,以张乙、孙某、张甲等构成不当得利为由先后四次向法院起诉,其中,两次以撤诉结案,两次以当事人不适格驳回起诉。 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刘某、赵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刘某、赵某提出上诉。二审过程中,刘某、赵某自愿撤回上诉,法院二审裁定:准许刘某、赵某撤回上诉。一审民事判决自本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本案案件标的额较小,只有3万余元,但双方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争议较大,这也是所有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的共同特点。原告一方认为,其支付给被告的5万元款项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预付款,在交通事故处理完毕后多退少补;被告一方则认为,原告所支付的5万元款项是一次性处理交通事故的所有费用,不存在多退少补,且原告赵某当时系酒后违法驾驶车辆。 本案中关于款项的交付仅系口头协商,双方没有出具书面证据,双方当事人也不能提供现场目击证人出庭作证,因此,给案件审理和事实认定带来较大的难度。在该案件审理之初,主审法官曾考虑根据如下思路作出处理:以原告没有证据证实交付的5万元系预付款后期多退少补,径行驳回其诉讼请求。 此后,主审法官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根据上述思路,固然可以对案件作出快速处理,处理结果也不违反法律规定,但由于没有对存在争议的事实作出认定,所以难以让当事人信服,社会效果也不好。因此,应当在根据双方当事人所举证据认定事实的同时,还应根据生活经验、人情世故、法律法规,在最大程度上对存在争议的事实进行还原和推定,据此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合法的判决,力争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作为原告一方的当事人,在被告不认可其提出的诉求及事由的情况下,如果其所举证据不能证实其主张的事由,依法须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原告刘某、赵某主张,其支付的50 000元款项,是供张甲修理车辆及住院治疗伤情费用、剩余(不足)部分多退少补,张甲维修车辆及住院治疗花费12 000元左右,剩余的38 000元款项应作为不当得利予以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在本次庭审中,刘某、赵某所提交的主要证据是刘某通过张乙向张甲转账的银行交易明细一张,该证据仅能证明存在转账的事实,无法证实其曾与对方达成50 000元款项用于维修车辆及住院治疗后余款多退少补的事实,其所提交的先前起诉案件庭审笔录一页也仅能证实张甲在该案件庭审中曾自述购买车辆花费70 000元、维修车辆花费10 000余元、治疗伤情花费检查费用2 000余元且伤情尚未痊愈。综合原告所举以上证据,无法证实其曾与张甲达成50 000元款项用于维修车辆及住院治疗后余款多退少补的口头协议的事实。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刘某、赵某作为对其所主张的被告构成不当得利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原告一方,所举证据不能证实上述事实,故依法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 死亡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但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减少一年;75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酒驾撞死人保险公司赔吗(醉酒驾驶撞死人怎么赔偿多少钱)

    酒驾撞死人保险公司赔吗(醉酒驾驶撞死人怎么赔偿多少钱)

    内容:李某认为保险公司没有对酒驾免赔条款进行明确说明,因此该条款无效,保险公司应当赔偿,法院判决: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保险公司已经对酒驾免赔条款进行了明确说明,李某在签署保险合同时已经签字确认,但是,由于保险公司没有对酒驾免赔条款进行明确说明,导致该条款无效,最终保险公司承担了 50 万元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发现李某有酒驾行为,于是以保险合同约定的酒驾免赔条款为由,拒绝赔偿,但是,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对酒驾免赔条款进行明确说明,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该条款可能无效,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赔偿责任。

    2023.10.26905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8 9:51:58

    立即咨询
    酒驾最新标准 2024年3月起实施! 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看 01新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饮酒驾驶为0.20mg/mL,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0.80mg/mL属于醉驾。检验线性范围为0.1mg/mL~3mg/mL。 02 新检验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旧国标只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03 新检验标准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这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新检验标准明年3月起实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等标准发布实施以来,为机动车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国家标准。 将进一步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为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 同时,该国家标准可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其他更为广泛的场景。 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酒驾,一个是伤人。分别回答如下:针对酒驾行为,会被依法吊销驾驶证。同时酒驾逆行撞死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请注意查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内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题主所问的问题答案就是:会坐牢的!不过如果肇事者积极赔偿损失并获得对方的谅解的话,依法可以从轻发落,或许不会判刑坐牢。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洒驾,千万不要酒驾,千万不要酒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莫拿生命当儿戏,更莫触碰法律底线。另外,万一不幸真的发生了意外交通事故,也要冷静冷静处理,积极赔偿损失,争取得到受害者的谅解,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肇事逃逸可是重罪了。最后祝所有人开车上路都能平安而回!
  • 缓刑期无证酒驾撞死人怎么判

    缓刑期无证酒驾撞死人怎么判

    内容:正如前文所说,就算按照老人已死亡的前提下,男子的行为也不仅仅只涉及交通肇事罪,还涉及肇事逃逸、非法处理遗体罪、醉驾、无证驾驶等等,但是这些都没有被法官认定,仅仅认定了一个交通肇事罪,因为在排除老人溺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认定老人没有当场死亡,那么男子将老人拖到车上行驶7公里的行为,就是造成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男子撞上老人,按照男子的慌张程度以及老人当时的状态,老人即使当时没有死亡也是重伤,因此老人无论是否当场死亡,男子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023.07.061237人收看
  •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2023/8/7 9:32:05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电瓶车闯红灯被撞了怎么划分责任? 电瓶车闯红灯被撞的交通事故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如何划分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对方没有任何违法行为,那么闯红灯的一方(电瓶车)将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非机动车闯红灯被机动车撞的情况,也适用同样的原则。如果对方在事故中有违法行为,如超速或酒驾,那么对方将负次要责任,而闯红灯的一方则负主要责任。然而,如果对方没有任何违法行为,闯红灯的一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骑车闯红灯是一种危险行为,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电瓶车、非机动车以及骑车闯红灯的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尽管在不同情况下,责任划分有所不同,但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以确保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 酒驾撞死人的量刑标准(醉驾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酒驾撞死人的量刑标准(醉驾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内容: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五款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023.03.02985人收看
  •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

    2023/8/7 9:27:12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在线咨询:酒驾和醉驾如何界定? 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 酒驾,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我们常说的醉驾入刑,即指的是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 无证酒后驾车撞死人逃跑,司机对死亡事故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犯罪,以交通事故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再次取得。司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酒驾撞死人赔多少钱(酒驾撞死人赔偿多少钱)

    酒驾撞死人赔多少钱(酒驾撞死人赔偿多少钱)

    内容: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023.03.161174人收看
  • 李楠楠

    2023/7/28 18:50:20

    立即咨询
    什么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 二、是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特殊情况下,同等责任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是造成交通事故后实施了逃逸行为,其目的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而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对逃逸人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 而我们常见的驾驶人被处以“终身禁驾”处罚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二是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酒驾指的是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在80毫克以下,醉驾指的是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的含量为80亳克以上,酒驾需要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当事人两次酒驾只会两次被治安拘留,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不会被起诉。
  • 交警大队误判酒驾超速撞死人

    交警大队误判酒驾超速撞死人

    内容:开车酒驾撞死人怎么处理1、法律分析:开车酒驾撞死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酒驾撞死人一般涉嫌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 ...,行为人酒驾撞死人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对其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1.18457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