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个人原因离职能申请失业金吗_办完离职当天可以办理失业金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6713人收看
导读: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过错,劳动者辞职的,之前参加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的,可以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机构进行失业和求职登记,办理失业证,之后持失业证和身份证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

一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都在同一社会保障大厅办公。

《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我们缴纳了五险,失业金就是我们应得的权益。

那么,如果顺利领取失业金呢?

教你这几招,让你顺利领到失业金,还可以享受失业期间的其他待遇哦!

001 领取失业金的几个基本要求

1.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正常缴纳社保一年以上

2.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3.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想要继续工作的

002 怎样才能办理失业,领到失业金呢?

这里是本文的重点,将为您详细说明:

一、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一般是指一下几种情形:

1. 被单位辞退。

2. 被单位裁员的

3. 单位破产,解散

4. 经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跟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的

二、如何做到本人主动辞职,也可以领取失业金呢?

那就是,等到劳动合同到期离职。

根据规定,劳动合同到期,无论是单位不续签还是个人不续签,都可以领取失业金。

这也是唯一一种员工主动离职但是可以领取失业金的情形。

小结:想要领取失业金,大部分情形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迫离职的情形。

只有一种情况是劳动者主动离职还能享受失业待遇,那就是劳动合同到期离职。

换句话说,你可以“让”劳动合同到期,然后领取失业金!

003 失业期间,除了领取失业金,还有哪些权益?

一、领取失业金

1. 领取失业金的期限:

根据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可以领取3个月失业金,每次领取最长不超过24个月。

2. 领取失业金的金额:

自2018年起,失业金与当地最低工资挂钩,

以青岛市为例: 2019年11月起,为最低工资的80%。

失业金标准为:1910*0.8=1528元

二.失业期间,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即由失业保险基金为你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医疗保险,享受住院医疗报销待遇以及每月门诊诊疗费打入社保卡。

三、女职工失业期间生育的,享受生育医疗补助金。

以青岛市为例,标准为:在生育定点医疗机构生产的,三级医院最高报销4200元;二级医院最高3300元;一级医院最高报销2000元。

004 写在最后的话

失业期间,领取失业金,享受失业待遇,是我们每位缴纳社保人员的权益。

除了被迫离职,想要领取失业金的话,可以等到劳动合同到期离职,也是可以领取的。

失业金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就业而产生的。想要顺利拿到失业金,先看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失业金的领取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其中,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指下列人员:

(1)终止劳动合同的(如合同到期);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在部分区域也算);

(3)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

(4)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合同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6)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2、在你满足第1点,顺利拿到离职证明后,你失业前所在的单位需在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7天内报给相关机构,并按要求提供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参加失业保险及缴费情况证明等有关材料;

3、失业人员需在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60日内到受理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4、在申领失业金时应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明、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相关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

5、失业金按月领取,领取时长根据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计算: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时长最长为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缴费时长10年以上,领取时长最长不超过24个月。

这个问题,回答的朋友引述了相应法规、法条,可以参考去办理领取失业金。我补充两点:

第一,员工辞职的,并不一定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关键看是否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用人单位违法用工(包括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辞职),这是用人单位违法在先,劳动者被迫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依法应当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属于未就业情况,依法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缴费)。这样就会影响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积累,减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时间,最后影响退休后基本养老金待遇。

对于失业金的领取,只需要满足三个简单的前提就可以领取了。

第一个条件就是社保中的失业保险缴纳满12个月以上,也就是说工作期间社保最少交满一年以上,这是最低限度。

第二个条件就是非因本人意愿。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离职证明,离职证明的内容要为非因本人意愿辞职的情形才可以作数。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其他情形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用人单位违法或违反劳动合同导致职工辞职。出现上述情形造成职工失业的,职工有权申领失业保险金。

第三个条件是已经办理失业登记。

如果既满足社保最少交满一年,并且是非因本人意愿离职的这种情形可以到社保中心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金。

对于失业金的领取,每人有且仅有24个月的领取月份,也就是一生中最多只能领取24个月的失业金,失业金的标准主要以维持基本生活保障为主,比如北京2019年的失业金最低为1706元/月,最高为1815元/月。

同时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是不需要缴纳社保的,如果再次找到工作想要重新就业的,需要办理失业转就业,然后停止失业金的领取,新单位才可以正常办理社保缴纳工作。

对于失业金的领取标准,数额每个城市也不尽相同,应当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制定。

自己因个人原因离职是拿不到失业金的,只有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才能拿到失业金。但也不排除和公司协商让公司开除或自己沟通能力强,情商高和领导关系好,告知此想法让领导开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