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导读:
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所签署的关于婚前、婚后财产归属、债务承担以及离婚分割的协议。
婚前协议有效吗?A:一般是有效的!
《民法典》规定了: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在法律上,婚前协议一般是有效的。
当然,凡是加上“一般”字眼的,则必然有例外。在婚前协议中,如果内容涉及抚养权,监护权,不得离婚、必须离婚等内容属于特定人身关系,不能在婚姻忠诚协议中预先变更,这方面做出约定的婚姻忠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总的来说,需要看婚前协议约定的是什么,如果是婚前财产协议则有效,若涉及到特定人身关系的则无效。
这还是要看其内容如何编写。若夫妻双方约定的是:如果一方出轨,则婚内所有财产所有权归另一方所有。这属于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约定,有效。
若双方约定:如果一方出轨,则自愿离婚。因为离婚涉及特定的人身关系,所以这种约定无效,类似的,如果一方出轨,则丧失对孩子的抚养权、监护权也一样,属于无效。
再比如,双方约定:一方提出离婚的,则婚内所有财产所有权归另一方所有。这种约定,以高额财产为代价,限制了婚姻自由(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也无效。
忠诚协议内容本身不能违法或违背道德,否则属于无效的约定,比如协议约定双方保证不与前任有任何联系,否则就给对方签订一张10万元的借条。这样的协议内容是不合理合法的,首先,“任何联系”就不合理,有强烈的主观性,其次,签订借条的财产分割方式是不合法的,此借条(借贷关系并不真实存在)不是在真实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
此外,忠诚协议本身必须平等公正,不能只是对夫妻双方其中一人的约束,另一人则不在此协议的约束范围内,否则就会存在一种欺压的状态。总而言之,大家拟定婚前协议时还是要咨询相关律师。
如何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所签署的关于婚前、婚后财产归属、债务承担以及离婚分割的协议。
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前财产协议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协议必须是经过平等协商,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所签署的;
2、所约定的财产范围必须是夫妻现存或将来可能获得的合法财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一般包括男女双方婚前的存款、房产、车子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等。婚前财产协议的约定不需要过细,建议仅对重要财产作出约定即可;
3、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4、协议不得约定干涉婚姻自由(离婚自由)等限制对方合法权益的内容,如不能约定“任何一方首先提出离婚的,所有财产归另一方所有”;
5、协议中需设定清楚婚前财产生效的条件、时间。
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5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因此,依法成立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当事人双方都有权依照约定行使相关的财产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财产义务;
离婚时,双方财产利益的分配必须按照约定进行。当然,如果双方在婚后另行签署了内容不一致的财产协议的,一般以后签署的协议为准。
夫妻双方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有效吗
1、夫妻双方依法订立的婚前财产协议有效,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可以对婚前或者婚后的财产进行约定,夫妻双方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