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杀害未成年判几年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5.1018人收看
导读: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判几年:如果是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是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十四周岁以下的人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简单来说就是《刑法》中规定的犯故意伤害罪,一般情况下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而未成年人杀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那么也只会在这个的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话,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不会被判刑。

  毕竟是属于未成年身心尚未成熟,所以在整个刑诉过程中,都是比较宽待的,而且都是以教化为主。

  还有,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这种因年少更事而犯下的弥天大罪进行宽恕,特定了一套保密机制。例如,不管是在判刑前还是判刑后,都是与成年人分开监管的。再例如,庭审之时,主审庭一般都是专门审理这一类型案件的专业人员,而且一般都不会是公开处理的,倘若真要公开,也是部分公开,只允许和该未成年具有比较亲密关系的人旁听,绝不允许不相关人士参与。还有,对于未成年还有是否需要戴上戒具、逮捕之时需要特别严谨等等之类的规定,这都是有别于他人犯罪的,都为了尽可能的保护未成年人。

  现量刑方面,一般遇到这些情形,如果未成年人真的是冲动行事,而且家庭环境和其生活环境是不太健康的,不能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是减刑处理的。即使没有以上种种情形,也没有法律上可以宽恕的情节,那再不济也是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的。

  未成年杀人,也是需要负相关刑事责任的,只是不判死刑而已,同时监护人也要负相应的责任。但是未成年人犯罪,注重的不是惩罚,是以教育为主。为了避免更多未成年人犯罪,就得从根源上切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为重要。

  未成年杀害未成年怎么判刑

  我国有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因此未成年杀害未成年的,需要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判刑的:

  1、未成年未满16周岁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

  2、未成年已满12周岁,构成故意杀人罪,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