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导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更是对全社会的伤害极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有刑事责任。事故存在过失行为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事故存在故意行为的,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情况下是过失,致人重伤、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后果不仅仅是一种人身伤害,更是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是有必要的。
首先,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可以让肇事者认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对于那些存有恶意的人,将判处严厉的刑罚,给予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警示。
其次,追究刑事责任可以保护死者的合法权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对肇事者进行一定的制裁,以保护死者的合法权益,让死者得到应有的尊重。
另外,追究刑事责任也可以维护交通秩序的稳定。如果肇事者可以逍遥法外,道德上的谴责虽然可以让他们感到内疚,但是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通过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告诉公众,肇事者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一来,对于其他人来说,交通法规就会变得更加重要,这样也有助于维护交通秩序的稳定。
当然,在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的人道主义关怀。肇事者也是人,尤其是那些肇事者没有恶意的情况下,需要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关怀相结合。
总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虽然追究刑事责任可能涉及到一些人道主义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还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死者应有的尊重,有力地打击恶意驾驶和交通违规的行为,从而保护普通人的权益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