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怎么起诉离婚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013人收看
导读:
家庭暴力怎么起诉离婚

    家庭暴力怎么起诉离婚

    一方遭受家庭暴力想离婚的方式有两种:

    1、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协商签订离婚协议,共同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调解无效,认定双方关系破裂,法院将允许双方离婚。

    提到离婚诉讼,一共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是否判决离婚;二是子女抚养;三是财产分割。

    1、关于是否判决离婚

    实践中,除了上述《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外,如果对方认为感情没有破裂,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通常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只能等六个月后再重新提起诉讼。

    这样,对于确实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的人来说,等待的时间是痛苦的。但是,前面已经讲过了,如果你早有保留证据的意识,能向法院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家暴行为,那么法院第一次就会判决双方离婚,你就可以尽早的脱离苦海。(详见上期:遭遇家暴如何取证?)2、关于子女抚养法院会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判决确定抚养权归属,举证证明对方存在家暴行为,将是你争取抚养权的有力武器。

    3、财产问题

    (1)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进行离婚财产分割时,参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分割财产,夫妻因为家暴而离婚的,可以对施暴者少分一些财产。

    (2)索要损害赔偿。

    一方遭受另一方家庭暴力的,在离婚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一般损害赔偿的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不等。

    (3)赔偿其他损失。

    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受害方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向侵权方主张医疗费等费用。

    实务中,很多遭遇家庭暴力起诉离婚被驳回的案件,主要原因是家暴证据链条无法形成,故家暴的取证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遭受家庭暴力时,应该取得哪些证据、如何取证呢?

    1  遭受家暴后应及时报警、就医,并且最好将两者结合。

    目前大多数法院对于家暴的取证,必须要求做到严谨且唯一,即受伤的结果是由于家暴产生,即使提供受伤的病历或伤情,但无法证明受伤的结果系家暴行为引起,即无法连贯证明家暴的存在。

    为避免上述问题,可要求公安部门出具告诫书、或治安拘留通知书等。

    因此,遭遇家暴,首先应按照取证的思路,做到逃离、报警、做笔录、验伤。如果没有在当时取得笔录或无相应的告诫书,离婚诉讼中,也可以要求法院调取笔录。

    2  施暴者亲自承认错误的聊天记录或悔改书。

    数据表明,很多被家暴的一方往往经历起码35次的家暴才有勇气选择报警,在报警后,为加强上述报警笔录的证明效力,可要求施暴者出具对应的悔改书或在双方的微信聊天当中有所提及。

    #3  求助妇联、村居委,要求调解。

    向当地妇联或者村居委求助并请求调解,不仅能及时将施暴者的行为公诸于众,起到警告的作用,还能及时寻求庇护,且在日后的家暴诉讼离婚中也有了相应机构及有力的第三方证明。

    #4  监控或视频、音频等电子证据。

    如家中安装有监控的,应当及时存档保留,多次的被施暴视频可作为认定存在家暴的证据,或双方后续沟通的视频、录音,均可作为佐证家暴存在的证据。

    #5  八周岁以上子女的口述材料。

    《民法典》明确将八周岁以上子女的意愿作为抚养权判决的参考之一,因此,八周岁子女的亲自口述同样可作为家暴存在的证据之一。

    #6  实在不行,可以选择往外逃命。等警察来了,邻居的证言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家暴取证作为实务中的难题,以上仅列举了比较常见、可行的取证方式,现实中根据施暴者的不同以及家暴形成的复杂性等,可能需要采取综合的取证方式。

    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此外,取证时如何才能形成被法律认可的证据,或者说,取得的证据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鉴于这个操作性太强,有兴趣的,可以通过后台和我们沟通。

    三    家暴情形下的诉讼离婚,几个需要重点注意的法律问题。

    (一)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反家庭暴力法》为保护家暴受害者设立的制度。该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以来,有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案件逐年增加,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具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就可以向法院是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法院将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措施:

    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如果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将会受到司法拘留处罚;多次违反的,可构成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罪。

    有人会担心,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会不会引起对方的报复?根据我们的经验,保护令出来前,施暴者都会很凶;保护令出来后,他们绝大部分就不会那么嚣张了。只要不是疯狗型施暴者,一般不敢违反保护令而再次打人。

    (二)如果家暴情形被证实,对受害方将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家暴是离婚的法定理由。如果家暴被证实,即可在第一次起诉离婚中获得准予离婚的判决,避免二次起诉。

    施暴方原则上不适合抚养子女,受害方据此可取得子女抚养权。

    家暴是法定过错,无过错方不但在分割财产时可以得到照顾,还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对方面临行政拘留、刑事拘留风险时,家暴是最重要的谈判筹码,可以因此一揽子谈拢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