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事业单位可以调到公务员单位吗_参公单位有公务员编制吗

导读:
最新政策,机关公务员调入参公单位,以后可以正常转任公务员单位。
公务员编制和参公编制对个人的影响很大。一是影响个人以后调动。我们这边规定很明确,公务员编制可以调动到公务员单位或者参公单位任职,但参公单位的公务员绝对不可能调动到公务员单位任职,只能在参公单位和事业单位调到任职。二是影响个人前途,公务员单位一般会有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多,你在公务员单位,即使没有提拔,按照现行的职级并行制度,在工资上也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三是参公单位有风险,一旦单位改革,有可能变为纯事业单位,个人身份就会改变,以后就不能享受相应的公务员车补,职级晋升,退休等待遇。
参公参公事业和参公群团可不一样的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可以相互交流调动,不受限制。你已经登记公务员了,那么你调到参公单位后,身份是不会改变的,你还是公务员身份,不会给你重新按照参照公务员管理登记的。
已经通过公务员登记的公务员,调到参公事业单位,对个人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国家公务员可以调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可以调任国家公务员部门任职,转为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当然也可以调任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任职,转为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政策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为有利于领导干部交流、轮岗,领导干部可以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部门之间调动任职。
大家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国家公务员调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通讯社等事业单位,或从事业单位调往国家公务员部门任职。
但这基本上是适用于领导干部。
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习称参公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原来多是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当然具有行政职能,经多次的机构改革,因为压缩行政机构数额、缩减行编制,不得不退出党政机关序列,成为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虽然使用事业编制的事业单位,仍然具有行政职能,属于事业单位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参公事业单位,其机构性质本身是事业单位,但完全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
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习称参公人员,执行国家公务,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参公人员与国家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别。
既然参公人员与国家公务员木有任何差别,国家公务员调任参公事业单位,对个人不会有任何影响。
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在深化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中,将予以消化,不再保留。
1、公务员调整到参公事业单位,身份也会转为参公人员,编制调整为事业编制;
2、县区基层除行政执法机构参公外,其他保留的参公机构,就只有使用事业编制的群团机关了;
3、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考虑走职称发展路线;
4、省考、军转、群团等六类人员保留参公身份,可自由转任;
5、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趋势。
既然是参公单位就没有影响,因为是参照公务员管理,而你是公务员。
不要去,参公单位属事业单位,事业改革要逐渐取消参公情况,也就是参公要退出历史舞台。短期有部分保留,是执法类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