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成功消过犯罪案底吗

导读:
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案底”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案底一词,不是法律术语,属于口语。一般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行政案件中,属于违法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属于犯罪记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刑事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治安案件的档案属于短期保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关资料现在到几十年后依然都可以查到。
法律依据:《公安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第四十一条 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3种。长期为16 年至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各类案卷的保管期限列表如下: 刑事侦查案卷:特大、重大案件,永久;一般的,长期。治安处罚案卷, 短期。
前科永远不会消除,我国没有实施前科消灭制度,只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什么样的违法行为才会留案底?案底可以消除吗?
案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前科也叫犯罪记录。犯罪记录,也叫刑事犯罪记录,是指犯过罪受过刑罚处罚的人在公安机关的记录,刑事犯罪即为有前科,刑事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罚金、缓刑、管制、拘役(其中包含缓刑)、有期徒刑(包含缓刑)、无期徒刑、死刑,哪怕是被免于刑事处罚了,都属于前科。
案底一般存放在公安部门与有关国家机关。有前科的人在公安机关都有案底,通过公安网电脑都能查到。被治安处罚了则叫有劣迹。治安处罚被警告、训诫、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治安处罚种类,就有了劣迹。在我国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记录是被暂时封存的,无论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都不会被撤销。
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而犯罪行为就一定违法。违法行为也会留下记录,例如:嫖娼、吸毒、赌博等被拘留,一般情况违法记录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唯独吸毒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一些影响,曾经有位网友跟我说,他曾经吸过毒,每次出门旅游或者出差的住宾馆的时候,派出所的民警都要求他进行验尿,尿检合格后才能入住宾馆,给它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他自己也十分后悔当初的举动。
关于政审中有犯罪记录的,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如果本人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报考,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从事颠覆我国政权活动的也不能报考。考生本人受过劳动教养、少年管教或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安机关、监狱、戒毒机关。如果考生的父母正在服刑,就不能报考政法系统的公务员。还有一位网友报考某单位稽核处岗位,笔试面试都非常优秀,政审时发现有作弊记录计入档案,原来他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记录,虽然是别人抄袭他的,但最终没有被稽核处录用。所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提醒大家不要以身试法,一旦留下犯罪记录,将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案底是不可以消除的。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是不能消除的。但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会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