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怎么写法律才有效?

导读:
在民事行为中,立遗嘱是具有重大法律效力的行为之一。因此,在起草遗嘱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才能使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实现遗嘱人的意愿。下面,律师将从律师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遗嘱起草的注意事项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遗嘱人资料的准备
遗嘱人必须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此外,在起草遗嘱之前,遗嘱人应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财产情况和财产分配原则,为撰写遗嘱提供依据。
2.继承人资料准备
在起草遗嘱以前,遗嘱人需要决定指定的继承人身份,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并清楚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年龄、证件号码、地址和他们的与遗嘱人的关系等信息。
3.财产分配清单准备
遗嘱人需要清晰确认自己的财产,列出其名下全部财产,包括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等,以及确定财产分配的原则。
二、起草遗嘱: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开始进行遗嘱的起草。
1.确定遗嘱类型
遗嘱可以为公证遗嘱、自策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是由司法机构进行公证,具有很高的效力,最为受法律保护;自策遗嘱由遗嘱人自己写,其效力不如公证遗嘱,但是也可以生效;口头遗嘱特指在遗嘱人临终前口头声明的遗嘱,在法律上则缺乏充分的证据,效力不大。因此,建议遗嘱人选择公证遗嘱或自策遗嘱。
2.明确财产分配方式
在起草遗嘱时,应该详细列出财产形式、价值、数量和分配方式等相关细节信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所有遗产都应分配给在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但在分配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和困难,需要确保遗嘱内容尽可能完善、客观、清晰。此外,遗嘱人应该考虑到继承人可能存在病残、未成年、赡养负担等情况,有需要指定监护人或补充遗赠人等情况需注意。
3.可写属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遗嘱不只是分配遗产,也是遗嘱人留给家人的心意。在遗嘱中,可以写下一些遗嘱人的想法和愿望,如对家人的嘱托,对子女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希望继承人在财产分配中应当秉承什么原则等。
4.指定遗嘱执行人
遗嘱人应该对遗产的处理指定遗嘱执行人,他将负责贯彻遗嘱的内容和处理相关财产等事宜。遗嘱执行人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起草遗嘱的过程中,应该选定可信、能力较强、有责任感负责的人担任遗嘱执行人。
5.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
虽然遗嘱是遗嘱人个人行为,但是在起草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遗嘱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尤其是公证遗嘱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需要携带遗嘱人的身份证、继承人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材料,并由公证员证明好。
三、签署遗嘱:
遗嘱起草完毕后,应由遗嘱人和证明人在遗嘱中签字,证名,以显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遗嘱人应在口头宣读过遗嘱之后,签署、证明。证明人数量不超过三人,应为与遗嘱人无利害关系的成年人,共同确认该遗嘱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愿。除此之外,还应提醒遗嘱人把遗嘱保管好,防止丢失。
以上就是起草遗嘱的全部步骤和注意事项。遗嘱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执行中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越完善,尽管法律和手续上的曲折繁琐,毫无疑问,会让遗嘱更具有法律效力,继承人们和遗嘱人的合法权益也得到更好的保证。同时,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将会为律师在遗嘱纠纷解决中也提供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