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15181人收看
导读:
职务犯罪是一种犯罪,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职务违法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职务犯罪比职务违法后果更加严重。职务违法达到追诉标准,则构成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一种犯罪,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职务违法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职务犯罪比职务违法后果更加严重。职务违法达到追诉标准,则构成职务犯罪

职务违法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行为,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职务违法可以分为轻微违法和严重违法,轻微违法一般是指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不当行为,如工作纪律等。而严重违法则包括职务侵占、职务贪污、职务渎职等严重违法行为。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职务违法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而职务犯罪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两者最为重要的区别是处罚的类形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二、职务违法和犯罪的性质

职务违法与犯罪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性质上,职务违法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而犯罪是一种刑法违法行为。行政违法和刑法违法的区别在于行为对象、法律责任以及处罚方式等方面。

对于职务违法行为,其主要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定,其行为对象为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对于职务违法行为的违法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通常表现为行政纪律处分、政务罚款、责令停职或降职等。

而对于犯罪行为,则主要违反的是刑法规定,其行为对象为社会公共利益。对于犯罪行为的违法责任,属于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对于不同犯罪行为的处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等。

职务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标准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例》对职务违法案件与职务犯罪案件规定了分层次的证据标准,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在危害性上,职务犯罪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职务违法案件,因此对证据标准的要求比职务违法案件的要求更高、更严格。

二是在调查权限上,职务违法案件调查手段相对有限,讯问、搜查、技术调查等措施只能适用于职务犯罪案件。职务违法案件调查在取证措施、印证证据证明力的手段上,均不及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程序的对抗性也有较大差异。建立差异化的证据标准,有利于规范两类案件调查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三是在对当事人权益的影响上,监察法律责任主要影响的是公职人员的职业发展权,而刑事责任影响的是犯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过高设置职务违法的证据标准,既不利于有效开展调查工作,也会导致不当延长调查时间,增加被调查人的利益损害和心理负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务违法和犯罪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的性质、行为的违法对象、违法的法律责任、行为的违法后果以及应当采取的处罚方式等方面。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会因其性质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严格程度的限制,因此依法合理地区分这些行为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