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一方转移财产,离婚时怎么办?

导读:
婚内一方转移财产,离婚时怎么办?
婚姻关系中财产的分割一向是离婚的焦点和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获得更多财产分配的利益,一些人会采取各种手段从婚姻关系中转移财产。那么,如果在婚姻关系中一方转移了财产,离婚时该如何应对呢?
1. 明确财产转移时间
婚内财产转移是否构成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关键看财产是否在离婚时在双方名下。也就是说,有转移行为,还要看转移时间点是在婚姻关系中还是离婚之后。
如果财产转移在夫妻离婚之前,离婚后要返还财产。如果财产转移在夫妻形成婚姻关系后,离婚时是不会返还的。因此,在离婚前,夫妻双方应该尽可能明确财产转移时间并保留相关证据。
2. 寻找财产证据
对于婚内转移的财产,发现证据一般较为困难。要查证财产是否离婚后依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准确找到有力的证据。
首先,需要查看银行、房屋、车辆等交易记录是否存在财产转移的证据。其次,需要查找一些被转移人的电子邮件、短信等通讯记录。这些记录可以清楚地披露财产转移的事实,同时为其确定转移时间点提供了证明。
此外,需要注意,财产归属涉及到证据问题,需要保护婚内财产的完整性,以避免被转移人哑口无言无法证明上述事实。
3. 寻求法律扶持
如果嫌疑人在财产转移中有重罪嫌疑 (如虚假诉讼),被转移人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主动起诉。因为,如果有这样的情形,被转移的数据并不具有效力。在此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更多的司法程序,例如需要对财产进行鉴别、判定等。因此,找到一位高水准的专业律师,会在诉讼过程中提供巨大的帮助。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出,离婚时一方转移财产的法律问题十分复杂。在整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任何疑点,应该立即和专业的婚姻律师联系并获得尽可能多的法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