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如何分割财产

导读:
离婚是一件非常严峻和痛苦的事情,不仅影响到夫妻双方,而且还牵扯到了财产分割问题。在面临离婚的情况下,如何分割个人和夫妻共有的财产,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又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这里从律师的角度进行探讨,为大家介绍一下离婚如何分割财产的相关法律条文和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财产分割的法律基础
我国婚姻法第45条规定了夫妻财产的所有权和分割的原则。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夫妻财产的实际情况,判决财产的所有权及其分配。因此,夫妻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是根据婚姻法和相关法律明文规定实施的。
在财产分割中,对于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上采取等额分割或相对等价交换。对于各自所有的个人财产,则由自己支配。但夫妻之间若存在协商或者是法律规定的冻结财产,那么这些财产同样要参与到财产分割中,但具体如何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应注意的问题
1.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包括房产、股票、银行存款等。但在婚前拥有的个人财产,如继承、捐赠所得应被视为该婚姻形成前所拥有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配偶之间的财产分割,应当以法律和公正为原则。因此,在财产分割中,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对于夫妻之间的共同财产,要认真核算和评估。如果财产的价值无法确定,则要请专业人员进行评估,避免出现财产分割不公的事情发生。
4.夫妻在共同财产问题上达成协议,需要通过正式协议书来确立协议内容。并且,要明确划分各自权利和义务,达到公平公正。
案例分析
外雇女员工刘某与丈夫张某的婚姻关系破裂,女方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并提出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具体要求。法院在判决中,认定两人的共同财产总价值为26万元,并按照各自的折旧年限作了具体判断和处理。其中,女方分得的财产总价值为10.5万元,包括部分现金、股票与银行存款。而男方分得的财产总价值为15.5万元,主要是结婚前的资产和物品。这样的判决结果被双方接受并执行,结束了这场离婚纠纷。
总结
对于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问题,应当深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财产纠纷。无论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处理方式都需要更具详细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公正判断,保证实现公平分配。如遇到疑难,还需要咨询专业律师,以取得最佳解决办法,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