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罪的立案标准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6.26284人收看
导读:
骗婚罪是指以不诚实手段向异性谎称自己已婚或者未婚,达成与其发生性行为、成婚或者与之同居等行为的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立案标准在立案时,为了保证罪行的成立和明确罪责,审查标准通常具有如下几点:欺诈手段骗婚的行为必须是通过欺诈手段来实现,而不是通过诚实交流来获取异性的同意,通过以上的裁判院的规定,可以得知骗婚罪是有明确的构成要件的,并且当构成要件具备的时候,证明是可靠且充分的,方才可以对涉嫌者进行立案和审查,达成行为涉嫌骗婚罪的行为必须是已经达成了某种实质性的性行为、成婚或同居等行为,这些行为必须是在谎言欺诈的前提下被完成的,但是,相对于其他刑法罪行,判断骗婚罪的立案标准相对比较模糊,需要结合相关法规来进行裁判和判罚,骗婚罪的构成要件首先,骗婚罪是有明确的构成要件的,包括&ldquo。

骗婚罪是指以不诚实手段向异性谎称自己已婚或者未婚,达成与其发生性行为、成婚或者与之同居等行为的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那么,骗婚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骗婚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骗婚罪是有明确的构成要件的,包括“以不诚实手段”、“向异性谎称已婚或未婚”、“达成某种行为”。只有在这些实质性的要件齐全时,才能够认定有人涉嫌骗婚罪。

立案标准

在立案时,为了保证罪行的成立和明确罪责,审查标准通常具有如下几点:

欺诈手段

骗婚的行为必须是通过欺诈手段来实现,而不是通过诚实交流来获取异性的同意。比如:虚构身份、收礼贿赂等行为都属于欺诈手段。而如果彼此之间已经明确表明婚姻关系,但方便起见或其他方面而没有完成结婚手续,这种情况不属于骗婚的行为范畴。

达成行为

涉嫌骗婚罪的行为必须是已经达成了某种实质性的性行为、成婚或同居等行为,这些行为必须是在谎言欺诈的前提下被完成的。而如果只是通过欺诈得到异性的同意,却没有进一步的行为,也不能构成骗婚罪。

证据充分

为了避免以“以疑罪从轻”的方式对案件进行审查,必须确保证据充分。证据来源可以是雇佣私家侦探、语音录音、短信等,但都必须是经过法律手续获得的合法证据。可以告知警方进行调查,或者通过律师进行善后处理,避免沦为自欺欺人的境地。

案例分析

2011年,上海市松江区已婚男子陈某通过一家婚介所欺骗未婚女子许某到泰国实施假结婚。在帮助陈某某假结婚后,许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后向警方报案。经过调查取证后,警方将陈某以骗婚罪立案审查,最终判决陈某有罪,并处罚金和监禁。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2条之规定:“以欺骗方式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以结婚为名实施欺骗,达到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以同居方式同居等不正当目的的。”

通过以上的裁判院的规定,可以得知骗婚罪是有明确的构成要件的,并且当构成要件具备的时候,证明是可靠且充分的,方才可以对涉嫌者进行立案和审查。但是,相对于其他刑法罪行,判断骗婚罪的立案标准相对比较模糊,需要结合相关法规来进行裁判和判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