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是什么意思

导读:
挂靠是指一种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即一家企业通过与另一家企业签订协议,将其业务与管理交由另一家企业承担,以此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将对挂靠这一话题进行分析,包括挂靠的合法性、实施方式、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挂靠的合法性
挂靠不违反法律,但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比如:双方之间签订了挂靠协议、实施挂靠的范围符合法律规定、挂靠过程合法、挂靠后双方之间合法承担各自的责任。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签订委托经营协议,由受托方代为经营。因此,企业之间的委托经营和挂靠都是合法的。
实施方式
挂靠的具体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表现为“硬挂靠”或“软挂靠”:
1.硬挂靠
硬挂靠是指挂靠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了全部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挂靠期限也明确,即便是挂靠方出现问题,主挂方也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2.软挂靠
软挂靠是指挂靠双方在合同中只规定了具体的业务范畴,挂靠期限也较为灵活,挂靠方出现问题,主挂方可以通过更改合同方式推卸责任。
挂靠可能带来的风险
尽管挂靠是合法的,但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
1.法律风险
挂靠的双方需规范合法地制定协议,确保挂靠方真实切实地承担责任,而不是表面形式上的挂靠;否则,一旦出现纠纷,法律责任可能会升级为犯罪责任。
2.经济风险
挂靠一般是为了降低成本或者获取更大的利润,但是挂靠期间,双方往往需要相互承诺一些承诺或暗示,一旦其中一方未能履行承诺,可能引发恶性竞争,造成双方金额损失。
如何规避风险
尽管挂靠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企业在挂靠合同签订时,认真了解挂靠的约定、条件,慎重选择挂靠对象,并且根据合同约定认真执行,减少风险的发生也是可以做到的。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了解挂靠方、挂靠范围、挂靠期限等事项,确保挂靠方是可靠的。
2.在挂靠协议中明确挂靠范围和责任,实行实名制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挂靠的情况。
3.建议挂靠前双方应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企业的机密不被泄露。
案例和法律依据
2019年,某企业在与B公司签订了挂靠协议,并委托B公司对一批货物进行运输,结果货物丢失,负追责的企业不承担责任,导致货物损失很大。企业在此后的诉讼过程中提出,B公司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B公司赔偿损失,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挂靠协会也提出过一些意见,即企业在签订挂靠协议之前,应当认真查看挂靠方的资质证明和信誉情况,确保挂靠方能够承诺协议中的全部内容,方可签订协议。
挂靠是形式上合法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但是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在挂靠前,必须仔细分析挂靠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挂靠方式和合作伙伴,尽量避免出现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