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争议有哪些解决方式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7.11720人收看
导读:
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只适用于一审的地域管辖,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对账函、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口头协议管辖是无效的,约定的协议管辖法院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中进行选择,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合同争议涉及到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违约、欺诈、不当解除等问题。在处理合同争议时,应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当合同发生争议时,首先应该进行协商和谈判,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仲裁或诉讼。同时,保留相关证据以及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是解决合同争议的重要步骤。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合同争议的管辖法院

合同纠纷管辖权一般归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所有,但如果是属于专属管辖的,则优先适用专属管辖。其次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的应该优先按照约定,也就是协议管辖优先于法定管辖。如果不属于专属管辖的情况,且当事人之间并未约定协议管辖或者协议管辖无效,则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合同纠纷管辖的一般规定处理,即选择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总结就是专属管辖权>协议管辖权>一般规定(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

关于合同纠纷中的协议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对于协议管辖需要判断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无书面的协议管辖约定以及该协议管辖的约定是否有效。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只适用于一审的地域管辖,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对账函、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口头协议管辖是无效的,约定的协议管辖法院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中进行选择,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如果合同中没有协议管辖,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故对于在被告所在地起诉基本不存在什么管辖争议,买卖合同纠纷中对于管辖法院的确定最容易产生纠纷的点在于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对于合同履行地应先以双方书面约定的履行地为准,如果双方未书面约定合同履行地,则必须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结合合同履行义务确定,具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的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法规对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