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导读: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在人身损害事故中,因伤残导致的收入减少,或者因为加害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因伤残导致丧失生活来源,而应给予的财产损害赔偿性质的赔偿。计算公式: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等级系数×赔偿年限,根据受害人年龄的不同,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的=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民纯收入×20×伤残指数(一级伤残指数100%。二级伤残指数90%,三级伤残指数80%,四级伤残指数70%,五级伤残指数60%,六级伤残指数50%,七级伤残指数40%,八级伤残指数30%,九级伤残指数20%,十级伤残指数10%)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民纯收入×[20-(受害人实际年龄-60)]×伤残指数(一级伤残指数100%。二级伤残指数90%,三级伤残指数80%,四级伤残指数70%,五级伤残指数60%,六级伤残指数50%,七级伤残指数40%,八级伤残指数30%,九级伤残指数20%,十级伤残指数10%)。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民纯收入×5×伤残指数(一级伤残指数100%。二级伤残指数90%,三级伤残指数80%,四级伤残指数70%,五级伤残指数60%,六级伤残指数50%,七级伤残指数40%,八级伤残指数30%,九级伤残指数20%,十级伤残指数10%)
影响残疾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因素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由伤残等级、年龄、户籍性质、当地赔偿标准因素确定。
1、伤残等级与伤残系数
伤残等级一般由司法鉴定机构对受害人伤残的严重程度进行鉴定,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为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与伤残系数对照如下:
2、年龄
残疾赔偿金初始赔偿年限为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如下表所示:
3、户籍性质与当地赔偿标准
原来的户籍性质,是指依据受害人的户籍是城镇还是农村,分别适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以上海为例,2021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1元,可见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2022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不再区分户籍性质,统一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同命同价!
根据上海高院2022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工作的意见》,上海是自2022年1月1日起适用新标准。
同以上海为例,上海市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34元。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
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案例一:2021年12月王某在上海发生交通事故,年龄45岁,评定为七级伤残,城镇户籍。
则王某的残疾赔偿金金额=82429×40%×20=659432(元)
案例二:2022年12月张某在上海发生交通事故,年龄65岁,评定为四级伤残,农村户籍。
则张某的残疾赔偿金金额=84034×70%×15=882357(元)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数额通常比较大,通常是最主要的赔偿项目。一般来说,伤残等级越严重,伤残系数越高,残疾赔偿金金额也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