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多长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受伤后多长时间做伤残鉴定有效

导读:
受伤后多长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
受伤后,许多人都想知道自己能否做伤残鉴定,以及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其实,根据不同的情况,受伤后多长时间可以做伤残鉴定也不尽相同。
首先,在进行伤残鉴定之前,应该要先到医院就诊。如果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并接受正确的治疗。一般来说,在医生的治疗期间,不能进行伤残鉴定。当医生认为病人已经康复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开始进行伤残鉴定。
其次,在开始做伤残鉴定之前,也应该有一些准备工作。例如要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文件和材料(如住院病历、就诊记录、电子版X光片、CT扫描图片、MRI扫描图片等), 并把这些文件递交到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在准备工作上也要考虑到一定的时间因素。
此外, 伤残鉴定部门或者机构也有一些流程要遵循, 在对申请者进行相关考核之前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 比如要将申请者的文件核对、考核、审批、办理手续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还有专业部门对申请者是否真正存在伤残情况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 在开始做伤残鉴定之前,申请者应当先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准备工作,后将相关文件提交到相关部门或者机构;考核部门在对申请者进行相关考核之前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从受伤到做出正式的伤残鉴定需要1~3个月。但是如遇特例情况,还应当遵循当地法律法规。
伤残鉴定一般在受伤后多久才能做?
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0条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的评定。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进行,但若伤情已稳定,则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鉴定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申请伤残等级的评定,有固定物的,则要在取出固定物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必须要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鉴定单位的选择,二是鉴定时机的把握。
是否需要鉴定以及能够评上几级,需要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不能判断,建议联系律师帮你进行判断,以免错过最佳鉴定时机或在鉴定上浪费不必要的费用。
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也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但在委托之前,一定要了解此鉴定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否则其鉴定结论可能会因此而得不到法院的采纳。
对治疗终结(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办案机关依法指派或聘请符合评定人条件,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当然,请律师也是有门槛的,需要你的预算足够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在律师费的基础上,更多得到赔偿。
律师建议当事人对于已发生的车祸,应尽早咨询和理清相关法律问题,积极应对、稳妥维权,这样才可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