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和老赖的区别,失信人和老赖哪个严重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8.10573人收看
导读:
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1、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3、处理结果不同被执行人:在被执行完毕后,就和一般人相同了,并无失信人员要承担的失信后果,无需纳入信用档案,老赖,又称失信被执行人,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国家执法机构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措施,即使债权人胜诉也无法获得还款的人。

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失信人指的是背约、不守信用的人,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规范,不涉及法律约束。但也有一些人把失信人当成失信被执行人,等同于老赖,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老赖,又称失信被执行人,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国家执法机构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措施,即使债权人胜诉也无法获得还款的人。

失信被执行人和老赖的区别

二者区别在于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

定义不同: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

失信人和老赖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失信人是根据人们的道德底线对不守信用的人进行道德的约束。老赖是通过法律的申诉但也迟迟不还的人;(2)法律规定不同。失信人法律有相关的规定,老赖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俗称为老赖,可是老赖并不一定就是失信人,所以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要分清。

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二者区别在于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

失信人和老赖哪个严重

失信人员相对于老赖而言更加严重。失信人员包括以下六种情况: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类似恶意拖欠贷款不还等;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或抗拒执行的;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5、危险限制消费令的;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被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失信。

2、性质不同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为本次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如:恶意隐匿、转移财产,采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执行甚至采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挠执行等。

3、处理结果不同

被执行人:在被执行完毕后,就和一般人相同了,并无失信人员要承担的失信后果,无需纳入信用档案。

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会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对特定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出入境等,做出规定,而且失信被执行人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