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他人名誉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3.08.23729人收看
导读:
诽谤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本案例中,B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 A 的人格,破坏 A 的名誉,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在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是,言论自由并不等同于可以随意诽谤他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如果被人诽谤了,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本文将从律师的角度为您进行法律分析,并通过案例为您详细解答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是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

1. 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

2. 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

3.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诽谤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案例分析

2022 年,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指责某明星 A 出轨,并称其为“渣男”。该文章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给 A 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经调查,该文章是由 A 的前女友 B 撰写并发布的,其内容纯属捏造。

在本案例中,B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 A 的人格,破坏 A 的名誉,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根据刑法规定,B 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律师建议

1. 如果您认为自己遭到了诽谤,可以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例如诽谤言论的截图、录音等。

2.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配合公安机关展开调查。

3. 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更多维权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维权过程中,需要理性对待,避免过度维权或采取不当手段,以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不要随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遭到了诽谤,不要犹豫,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