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什么属于违建_农村建房几层是违建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08来源:律总管930人收看
导读:
农村建房,以前无甚要求,不过现在搞的一户一宅基地,只要你地基批下来,如何盖是自已的事,以就是合法的了。

我们这里年前还可以申请盖房,年后村里广播说,以后不再申批了,也不让拆旧房,也不让盖新房。

农村建房,以前无甚要求,不过现在搞的一户一宅基地,只要你地基批下来,如何盖是自已的事,以就是合法的了。

农民“自建房”,到底怎样建才是合法的?

国家大力清理农村“一户多宅”和违建的长期行动。这也让很多想翻建或者新建房屋的农民朋友有一些担心,害怕建成之后成为违建。那么,怎样建房才是合法的呢?

1、满足“一户多宅”。这个是原址翻建或者新建的重要条件。所谓的“一户多宅”,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户口本对应一个宅基地。如果您已经有一个宅基地了,但是想在其他的宅基地上建房,那就违反“一户多宅”的政策了,这样的自建房是不会经过审批的。

2、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这个条件是通过建房审批的最基本的条件,也可以说是有《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说是村委会认可您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在您去村委会填写建房申请的时候村委会能盖章。不盖章的话,怎么进行下一步的审批呢?

如果您继承的宅基地不能确权到您的名下,您也是没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如果非法购买的宅基地,也是没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村委会和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是不认可您的宅基地的。

3、经过审批、规划。这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一步步的不停的盖章、签字,村委会填写建房申请的表格、去乡镇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审批规划、去县级土地部门进行审批规划,在回到乡镇进行审批,并且乡镇的土地部门派人去实地测绘宅基地还要调查一下是否有宅基地纠纷,然后才是建房的过程。建房的过程中还要有人监督,完工后还是经过最后的审核,才能申请宅基地地上房屋的确权。

4、确权。这才是证明您的自建房合规的最重要依据,也是保护您的所有权的重要条件。

所以,现在农村申请建房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差一步有可能就是违建了。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农民自建房,到底怎样建才是合法的?

现在农村。对宅基地的管理可是越来越严格了。农村的规范整齐。农村的整洁干净,都是需要农民来维护。农村实行“一户一宅”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农村出现空房子泛滥的现象。

农民自建房,其申请宅基地要符合“一户一宅”政策,就是一个户口只能申请一间宅基地起房子。如果本来就已经有房子的,则不可以再申请宅基地起房子。

申请宅基地面积也是有标准的,在我们这边,平原和城市郊外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80平方米,丘陵地区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山区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

宅基地批下来后,在我们这边对起房子的楼层数和规格暂时是没有什么标准规定的。不过,我们起房子一般都是简单的三房一厅,二房一厅这样。有钱就装修外墙,没钱就只装修房子内部。起了新房子就要摆酒席,请村民亲戚朋友们来喝杯乔迁喜酒。

所以农村宅基地你喜欢怎么起就怎么起,可是不要把房子建的太浮夸哦。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讨论。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朋友想要在自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但又担心不符合法律规定,被认定为违建。今天,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为您讲解农村自建房怎么建才合法。

1、严格履行报建审批程序

《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就是为了规范土地的使用,所以即使是农村,在建房之前也必须经过审批后才能建设,审批流程如下:

(1)申请人向所在地村委会递交书面申请,并且填写相关建房申请表后由村委会盖章;

(2)村委会将申请表递交到乡镇初审后实地勘查情况;

(3)调查情况后乡镇政府向市县级规划等部门审批,通过后下发文件;

(4)乡镇政府收取申请者费用,下发建房许可;

(5)建设完成后,建设者向乡镇提出验收,验收合格后下发合格证,后拿合格证到房管部门申请房屋证件。

上述就是大概的审批流程,当然有些地区可能有所不同,这里所提到的步骤只供参考,但总体流程相差无几,也只有经过这些流程之后的房屋才是法律规定的合法房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建设的房屋被认定为违建,建房之前应当了解。

2、建房不得超过标准面积和高度

之前的农村土地相对来说比较富余也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所以很多地方的农村自建房都是想建就建设、想建多大就建多大、想建多高就建多高,没有任何阻碍。但是现在不同,我国目前正在发展农村,为了更好的管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对建房面积、高度也有了要求,具体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政府规定,也就是建设房屋时应当注意建房的面积和高度,如果超出部分将被处罚或者拆除改正。

3、不得随意在宅基地上翻建房屋

很多建设时间较长的房屋,很多需要翻建重修,很多农民朋友认为自己家的房屋只是拆了盖新房就直接施工,一定要注意了,这样是不对的,就算是翻建同样需要走审批手续后才可以施工,否则也会带来问题。

4、不得在耕地等农用地上建住房

农用地很好理解,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很多农村朋友想过在自己家农用地中建设房屋,特别是一些家里人口较多的,认为自己的土地,归自己支配,可以建设房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法律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5、户籍迁出本村的一般不得建房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些农民朋友选择都城市买房,买房的同时也将户口迁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将户口迁出。因为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如果户口迁出,自然也就不属于本集体成员,也就不再享有宅基地的分配,只有地上房屋的所有权,房屋不可翻建,只能等到自然毁坏后集体收回宅基地。

根据农村一户一宅的政策,只要到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证,申请成功后就合理合法。

农民自建房,到底怎样建才是合法的?

如果在城里建房,肯定是要先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办下来手续就是合法,手续齐了才能开工建设,否则就是未批先建,同样不合法。按照这个思路推农民建房,村里、乡里同意了,执法部门依法批准了就是合法。否则就是不合法。

但是,这里有三个问题:一是确实不合法;二是合法,因为你没托人、没送礼,人家以不合法为理由不给你批;三是因为存在以上两种可能,你也不知道究竟是合法还是不合法。

还有就是,农民建房就是为了自己住,不想卖,很多农户的要求是:只要让建就行,不是非得要这个证、那个证。办证就得花钱,不想办证也是为了省点是点。

以上就是农村的实际。二胡个人建议:如今农村建房管理越来越严,改革以后宅基地也会越来越值钱。因此,农民建房最好是逐级申请、审批,拿到手续后再建。

那么,农民建房,怎么才能不通过审批就大体知道是不是合法呢?

——要符合《城乡规划法》。如今,各个地区都编制了城乡规划,包括合村并屯规划等。多数村子也有村庄规划。农民建房,首先要符合这些规划。比如,按照规划你所在的村子将来要合并拆迁,如果你再申请建房,肯定是不会批了。你建了就属于不合法。

——要符合《土地法》,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比如《土地法》和土地利用规划规定,不允许在承包地上建房,更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上建房,你不听非要去建,当然就是不合法了。

——要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有关规定。这个,国家有条例,各地也有各地的规定。你违反了就是不合法。比如,你违反了“一户一宅”规定,超面积了等等。

农民自建房,想知道怎么建才合法,重点把握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差不多了。

要点一:如果自建房建在耕地等农用地上,则基本属于违建

《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第(十)项规定,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要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凡村内有空闲地、老宅基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占用耕地。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建住宅的,也必须符合规划。

据此,农村村民未经审批在农用地上建住宅,将面临两个后果:一是住宅本身属于违建,遇征收时原则上不予补偿;二是建设行为本身涉嫌非法占地,当地国土部门有权依据《土地管理法》第77条、第83条之规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新建的房屋。逾期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国土部门有权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即房屋最终可能面临被司法强拆的厄运。

要点二:如果自建房建在宅基地上,则要区分情况处置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件事儿是,即使是在自家的、经过确权登记颁证的宅基地范围内,农村村民也不能随便新建、扩建房屋。要建房,必须经过审批,这是基本的原则。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规定,在规划农村地区,村民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村民住宅建设,可以实行规划许可管理,规划许可管理应当依据村庄规划进行,管理应当与服务相结合,并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获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而直接建房的,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是违法的。

据此,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农村村民要使用自己的宅基地新建房屋,实施的是规划许可管理。换言之,没有经过规划许可审批,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自建房超过了宅基地的使用面积,越界了,那么超出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讲属于违建。如果自建的部分为泡沫、彩钢板建筑,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则有可能会因违反《消防法》的有关规定而面临被强制拆除的结局。

要点三:如何合法的在农村建住宅?

这个事儿,不是一般的麻烦。在明律师在这里做简要的论述供大家参考。请记住,实践中的情况与下文将严重不符,否则大家的自建房就都有证了: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第(六)项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

(1)应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

(2)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布;

(3)公布期满无异议的,报经乡(镇)审核后,报县(市)审批;

(4)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应及时将审批结果张榜公布。

第(七)项进一步规定,在宅基地审批过程中,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要做到“三到场”。即:

(1)受理宅基地申请后,要到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

(2)宅基地经依法批准后,要到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

(3)村民住宅建成后,要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

经过这么一番严谨、复杂的审批程序,村民就可以合法的拥有自己的宅基地上住宅了。

假设村民审批了200平方米的宅基地,但只建造了100平方米的房屋,最终获得的不动产权属登记证书上就只有10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如果村民又想利用余下的100平方米宅基地建新房,对不起,您还得去按地方政府规章的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并不能直接建;如果已经建好的100平方米塌了,需要翻建、重建,对不起,您依然需要去审批,仍然不能直接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