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法父母需要坐牢吗_离婚丢下孩子的妈妈

导读:
父母双方都犯罪了,剩下未成年的孩子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法院会考虑这个事情。女方怀孕或哺乳期内,即使判决已经下来,也不会收监,这个期间会按照监外执行来算。如今法院判越来越人性化。如果不是罪大恶极,不是危害社会的,一般会把一方判的轻一些。有些时候会考虑切实的家庭情况,可能会出现先将一方收监,另一方监外执行,等到被收监的出来以后,在继续执行另外一个人的剩余刑期。但这样情况不多,一般法院会指定一个监护人,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亲属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抚养。
这个女子并未结婚,但和另外一个已婚男人生了一个儿子。在她还怀孕的时候,那个男人就因为吸毒贩毒被判刑了。而这个女子被判刑的时候,刚刚生下孩子正在哺乳期,同时,她父母离婚,家里有一个脑血栓后遗症的瘫痪父亲。在判刑当天,不可能让被判刑的人抱着孩子在法庭上被审判。
于是她找了自己的表姐在法庭上帮忙看着孩子。在被宣判判刑13年以后,马上她就要被收监,表姐赶紧向法庭提出了她的情况,并且说明,如果表妹被收监,她也只能把孩子放到法庭上,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也没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抚养。于是法院紧急开会协商后,马上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到她第一在哺乳期,还有瘫痪在床的父亲,同时她的判刑原因并不是那种毒枭,而是以贩养吸,这个贩毒也是在他们小范围的圈子之内。后来,先按监外执行进行处理。
而正是怀孕和哺乳期这个说法让她找到了法律的漏洞。连续五年,她用怀孕的方式逃避了收监。本来这五年没有再抓到她继续犯事儿,认为她表现不错,再加上家庭的实际情况,法院都不怎么理她了。可是没有抓住她继续犯事儿不等于她没有犯事儿。终于在一次贩毒并容留他人吸毒的时候被公安民警抓了个正着。这次判刑五年半,加上剩余的八年,她需要服刑13年半。
这时候她孩子已经五周岁,父亲依然瘫痪在床。已经离婚的母亲拒绝抚养孩子。在这个孩子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法院和街道和民政部门协商,把孩子送进了社会福利院。把瘫痪在床的父亲送进了养老院。这个女子的表姐知道这个事情以后,赶紧和法院民政部门儿协商,想要当这个孩子的监护人,但因为不是直系亲属被拒绝了。然后又想通过领养的方式把孩子领回来,但孩子不属于孤儿,是有父母的,不允许领养。
这个五周岁的小男孩儿非常的聪明,开始的时候哭着喊着想姥姥想小姨。但福利院也是为了便于管理,拒绝家里人的探望。等到后来允许探望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认识家人了,管他的姥姥叫阿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