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是先验房还是先交钱_交房前几个月验房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22来源:律总管427人收看
导读:
购买新房验房要查验房屋有无各种质量问题,设备、设施要齐全、正常。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在验房单上签字,接收房屋。如果有问题则应向开发商提出并在验房单上注明问题内容,约定整改时间和再次验房日期。如果最终交房时间超出合同约定的时间,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向开发商索赔延迟交房违约金。

购买新房验房要查验房屋有无各种质量问题,设备、设施要齐全、正常。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在验房单上签字,接收房屋。如果有问题则应向开发商提出并在验房单上注明问题内容,约定整改时间和再次验房日期。如果最终交房时间超出合同约定的时间,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向开发商索赔延迟交房违约金。

购买二手房也要在交房时先验房。要求所验房屋状态与买房前看房时的状态相同,所有设备数量与合同一致,齐全正常。验房时还要查验水、燃气、电、有线电视等费用有无欠费。如有问题,可向卖房人提出协商解决。没有问题则可以接收房屋。

房子主体进入标准层,可以去工地看看使用了几层模板,两层模板一般是六天一层,三层模板是四天一层(这是最低要求了,如果低于这个速度的房子最好不要买,冬季气温低按这个速度,要考虑一下。)

一、交房时验房流程:

1、先看证书

《修建工程质量认定书》、《房子说明书》、《房子质量保证书》、《房产开发建设项目竣工归纳检验合格证》、《修建竣工检验存案表》。

2、门外看外观

修建外墙瓷、外墙涂料、单元门、楼道等。

3、进门看构造

面积、户型、构造、合同中的配套设置等。

4、内部看细节

入户门、内门、窗户、天棚、墙面、地上、墙砖、地砖、上下水、防水存水、强弱电、暖气、煤气、通风、排烟、排气、水表空转等。

5、先验房,后签字

断定房子无缺,签字表明验房。

6、缴费

物业管理费、装修相关的押金等费用、垃圾清运费。

二、交房时检验注意事项

事项1:

先查看楼层的外墙瓷砖有没有非常贴合结实的黏在上面,小区的大门单位门是不是无缺无损,共用楼梯的安全性和消防设施是不是到位,还有共用的一些设备是不是完全,都应该加以留意。

事项2:

房子层高是不是跟合同上所说,契合规范呢?把楼高、浴缸长度和宽度、淋浴房尺度、水表和水表数字、吊顶高度等等都应该记下来,关于高楼有没有歪斜这个情况,可以在房顶取4-5个点用盒尺量一量,数值一样的话即是没有歪斜,关于这一点,留意安全,不要轻率。

事项3:

家里的阳台门窗等等部位都要看清是不是有开裂的状况,油漆的涂刷是不是到位,可以用镜子看门框的顶部和底部有没有刷满油漆,还有门窗的密封工作是不是到位,试一试家里的门窗,看看推进的是不是灵活,窗户的外框上应该有堵帽,这样下雨就不会窗台积水,逐个查看才是正路。

事项4:

查看墙面是不是平坦,有有没有划痕和脏物什么的,留意看家里墙面上会有那种兴起的包点,这叫爆点,生石灰发成熟石灰的时分没有拌和均匀,使这种状况发作;另外,地上是不是平坦,是不是有空壳开裂和渗水的状况。

事项5:

查看水龙头的水压是不是正常,用盆盛水然后在浴缸、马桶、厨房、阳台和地漏等等试一试,看看是不是有很流通的咕咚咕咚的声响,表明没有积水,没有情况的话就要用塑料袋罩住出水口。

看房主让不让了,正常来说都是买房之前问清楚房主关于房子的所有问题,正常都是双方协商的,没有一定的可不可以

可以验房,这个是购房者正常应该享有的权利,不管清水还是精装的住房都可以验房,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向开发商提出来,他们会马上整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购买者再收房。

新房交房的时候是可以验房的,一定要看好了,交房的房子情况,是否与当时购房子时签订购房合同里,写的每一项都与房子实际符合,也看好了实房是否与开发商当初承诺你的一样!

新房交房验房时要注意除了要检查“三书一证一表”外,还要检查门窗、地板和水电等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联系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让他们进行修补。

1、 核对户型图验结构

业主可将实际情况和购房合同所附的房屋平面图或装修合同的效果图进行对比。同时,毛坯房业主应测量室内各部位的长、宽、高、面积等净尺寸,了解房子的实际使用尺寸和面积,便于进一步装修。

2、验地面、墙体、天花

毛坯房验收需用空鼓锤检查地面、墙面是否有空鼓;用靠尺检查墙面是否垂直;用水平尺检查地面是否水平等。查验墙体时还要同步查验预留孔洞的设置是否合理。

3、验水电

检查水电基础设施,对厨卫和阳台的给排水设施要一一测试,检查下水管是否通畅,冲水声音是否正常。精装修房要查验的细节包括:厨房洗菜池和洗手盆、淋浴间花洒、浴缸等设施的材质、安装情况、使用功能等。

4、验门窗

查验包括门窗的密闭性、门窗框安装是否牢固、把手是否固定、门窗表面是否有刮花、四角是否变形等。更专业的查验还有溢水口、密封胶、滴水线是否功能完好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