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严重困难认定_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

导读: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按照法律补偿。说简单点可以下降工资,合同没有规定多少工资的情况下,员工想做就做不想做让他主动离职,公司不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就不用补偿。
这个是不可以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 号)要求,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降低工资需要协商一致才可以。
因受疫情影响经济困难可以裁员,裁员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第四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您好,如果因为疫情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困难,公司可以考虑裁员,但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补偿金。若涉及违法解除的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补偿金与赔偿金二选一。
应该属于不可抗力影响,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前提下,应该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如认为不合理,可申请劳动仲裁
协商不一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通常补偿标准为N+1个月工资,这里的N就是指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N个月的工资补偿标准,也是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另外的一个月是指代通知金,因为裁员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到员工,如果是通知后立即需要清退,那么就需要这一个月的代通知金了。
以上情况是企业有合法合规的理由裁员的补偿,如果企业通过非法手段暴力裁员,那么补偿标准又不一样了。用人单位非法裁员的补偿标准就是2N,这里的N也是指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不过想要拿到2N的补偿是非常困难的,用人单位不会主动给你2N补偿,一般是要申请劳动仲裁或者起诉到法院。如果遇到非法或暴力裁员,一定要实现保留好证据,比如上班打卡记录、工资条等,最好是相关人员找你谈话时留好录音,录音文件不要裁剪。
疫情影响下,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如果真是要裁员了,还是希望能够积极补偿员工,毕竟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比个人要大很多的。每个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每个家庭都是国家的财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一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劳动合同的6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属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影响,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前提下,应该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如认为不合理,可申请劳动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