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二手房要避免哪些陷阱_二手房交易陷阱有哪些

导读:
根据您的陈述你是贷款买的房子,首先签合同第一步都是把首付款给业主,然后双方同时带着手续去银行面签,银行面签通过之后再去房产核税,核税通过大概3-4天后过户,这是贷款流程。您这边和业主说,剩下不分的钱,银行会自动打到业主的账户上,从头到尾的时间, 银行最慢不超过3个月。
随着成都新房限购政策的实施,很多人被挡在了购房的大门外,即使是首套房,目前购房还需要摇号,并且很多新房大都分布在二圈层、三圈层甚至更远,有的人不愿意在那么远的地方居住,于是就选择在市中心购房二手房,这样就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院及商业资源。
但二手房交易市场鱼龙混杂,在购买二手房的过程中更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核实卖方身份
如果房源为个人出售,要看卖方身份证。如果选择中介,要选择选择正规的、有一定信誉度的房地产中介机构作为二手房交易双方资金、房屋交割的监管方,确保交钱后能顺利过户,过户后房与款两清。
2.核实房屋产权
首先购房人应该要求卖方提供产权证书、身份证件、资格证件以及其他证件。接着应到有关房产管理部门查验所购房产产权的来源和产权记录,包括房主、档案文号、登记日期、成交价格等。第三步要查验房屋有无债务负担。另外,购房者还需了解所购房有无抵押、是否被法院查封以及与人共有等,如果房屋产权不明确或者有纠纷的话,一定不能购买。
3.实地查看房源
很多人在购买二手房时,都不注重实地看房环节,其实这是不对的。只有实地看房后才能知道这间房子是不是真的合自己心意,还能发现售房者隐瞒的质量问题。
4.在合同中提现关键性承诺
签约过程中购房者要注意把与交易有关的关键性约定或卖方的任何承诺体现在合同中,不能以口头约定代之,因为一旦发生纠纷,口头约定则无法举证。在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包括:房屋面积及附属设施、价款及给付方式、土地使用年限、房屋交付期限、违约责任等。
5.确定交房时间
在签定合同过程中,必须注明什么时间卖方将房屋以何种方式交付给买方,如果届时不能按时交房,买家将得到什么样的赔偿。
6.房款分两次支付最安全
付款方式应该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一般有一次性付款和按揭贷款两种方式。按揭贷款付款问题相对不大,但在一次性付款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卖方不愿先过户,买方不愿先付款。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买方可将房款分为首付和尾款两部分在不同时间段支付给房主,其中尾款的支付时间可约定为房产过户的日期,如此操作可以最大化地为买卖双方规避交易风险。
7.保证产权顺利过户
二手房交易必须要经当地房屋土地管理局办理完产权才算完成过户手续,有代理公司、律师、公证的保证等等都不算是完成交易过程。从买方的角度来说,一定是产权过完户以后这套房才真正属于你,在此之前,卖方随时可以毁约。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七大事项。无论是购买二手房还是新房,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希望大家在进行二手房交易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这七点,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防止日后出现一些麻烦和问题。
首先是你当时就不应该签这样的协议,因为银行贷款的周期是不可控的,事情已经发生,要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走法律程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机构全款垫资然后走转按揭的程序,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费用。
这个每个地方的程序都差不多,第一首先去人民银行或者网上查一下你的个人征信,看看名下有没有贷款和不良记录
第二如果征信没有什么问题。计划准备在银行带多少钱,贷多少年,在算一下月供是多少,这个网上都有,利率要上浮哦,
第三!月供算出来是多少后!是这样假如月供是3000元 你要准备的银行流水每月不能低于6000元。就是每月进账不能低于6000元,他们要您近半年的银行流水,不够尽快想办法捯饬一下。
第四就要准备你的各种证明了!户口本 收入证明银行流水 结婚证或者单身证明,等等,
1、你们的协议有效,业主对收款时间有特别要求,很有可能他卖房的原因就是资金需要,只是,在签订这个条款之前,你其实可以先和银行这边落实放款时间,承诺期限最好在放款期之后一点,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可以做到,同时,因为你跟银行沟通的时候也讲了业主的这个要求,让银行也务必做好配合,这样,后期你在催银行放款时,大家也都理解;
2、如果到了约定期限银行未放款,你用现金支付给了业主,你的贷款还是可以办理,并不影响。因为你的贷款申请仍在流程中,银行无不放贷理由。
3、如果你提前支付房屋尾款给了业主,你和业主之间需要签订一个补充协议,该协议要写明原合同约定的“房屋尾款由贷款银行直接放贷”更改为“买方已于X年X月X日将房屋尾款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卖方。并买方先前就该房屋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约定的款项下发当日卖方将该笔款项如数返还给买方”。
4、由于当初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约定的收款银行卡是卖方所有,因此,作为买方,你需要跟卖方做好这方面的约定。一方面是和银行方做好提醒;另一方面需要卖方配合。(风险在:卖方收到这笔款项后瞬间挪用)。
5、如果走法律程序,仅凭这个协议,卖方并无明显过错。并不建议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