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死了谁是第一继承人_继承人还没有继承遗产就死亡

导读:
《继承法》第33条第1款“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自愿清偿的不在此限。
继承遗产原则先清偿遗产债务再进行分割。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在分割遗产后再解决遗产债务的问题。以下不同情况有不同处置方式:
一、应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和未出生的胎儿(出生死体则取消份额)保留遗产份额,不得因债务清偿受到影响;享有特留份额的人只限于法定继承人,非法定继承人不得享有特留份。
二、遗赠抚养协议中所赠与的财产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双方相当于签订了一个养老合同,一方将一方养老送终,一方将他个人的财产赠与给一方作为报酬,这个遗赠抚养协议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债务,一方按照抚养协议付出了义务,另一方应当按照协议给付财产,这个也是一个合法的债权债务,其效力不低于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
三、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先应当由法定继承人按照其所继承遗产的比例清偿债务,不足以清偿债务,再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照其所继承和所受遗赠财产的比例清偿债务。公证遗嘱对确定分割还债的顺序有效力,而自书遗嘱的遗产要先清偿债务后在进行分割。
四、继承人已经占有遗产后,由于使用导致价值的减少,在清偿债务应按继承开始时遗产的实际价值计算,并且该继承人不得以放弃继承为理由拒绝对债务的承担。
五、被继承人生前为继承人的需要所欠的债务和继承人应尽扶养义务而没有尽到义务致使被继承人所欠债务,清偿时超出死者遗产的实际价值后,继承人应负无限的清偿责任,也就是说继承人应以自己的财产进行清偿,别提放弃继承权而避债务了。
如果债务多与遗产,那么先用遗产偿还债务,剩余部分如果继承人愿意继承那么就继承债务,不愿意继承就可以不继承债务。
债务的遗产问题,从简单来讲,要承担遗产也要同时承担债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很多人放弃遗产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债务大于遗产,而且没有做债企隔离,所以没办法传承给下一代。第二个是有些地方有遗产税的问题,税重无法支付,所以只能放弃。
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但如果继承人继承就要承但所欠债务。所以一般情况下当资不低债的时候继承人是不会继承的。
可以放弃继承,假如你获得的遗产的保有成本过高,都是可以放弃继承的。总之,不用担心付出不够回报。
如果遗产中债务大于遗产,简单啊,你放弃继承权就好了,法律上可没有父债子还一说,一个人的债务,一旦去世,那么他所有的债务都只局限在他的遗产中,当遗产不足以还他的债务时,债权人只有自认倒霉了,当然,这要去除他在生前有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
可以放弃继承遗产,也就不用还债了,债主会优先起诉,保全财产的,你不会优先继承的,要先还债,剩下的话才能继承遗产,不会让你先继承在还债的!
中国法律不支持父债子还,遗产继承人如果需要继承遗产则必须承担已故人的债务,如果放弃继承财产则不需要承担已故人债务。显然,如果债务大于遗产,放弃继承是明智的选择。
有人回答了标准答案,我觉得基于情感考量应该继承遗产,并在遗产份额内清偿债务,这是基于情感和法律的决定,并不是继承了遗产就一定要无限额的清偿债务。
放弃遗产,就放弃了债务;继承了遗产也就继承了债务。一般情况下,债务大于遗产,放弃遗产好了。但是,为了家族的信誉,有些人会选择继承遗产并还清债务,这就是一般人和好人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