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多长时间内报警有效_交通事故报警时间期限是多长

导读:
这种事故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进行回答:
第一,要看你损失有多大,如果损失较大的话,保险公司很可能会进行拒赔,如果损失小的话,可以核实到现场,这个保险公司赔付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就是看你出现时间的长短,我选时间较长的话,保险公司很可能以此条来进行拒赔,如果时间较短,又能够核实到现场的话,保险公司可以进行赔付。
综合以上两点:损失较大,出险时间长了,保险公司会千方百计的进入拒赔,损失小而出险时间又不长的保险公司很有可能对你进行赔付。
发生交通事故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选择不报警,私下协商解决:
1、未造成人员伤亡。
2、未损害公共设施或建筑物。
3、对事故成因各方责任无异议。
满足这些条件,可根据责任商定赔偿金额,赔偿到位私了完毕。
不能协商解决的,最好第一时间报警,原因有三:
1、交警可根据事故现场行车轨迹、刹车痕迹、撞击部位以及事故中车辆位置,结合当事人描述来分析事故成因,以便划分责任。
2、交警可依法查证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毒驾无证等等违法行为。
3、事故现场痕迹物证俱全,有效规避骗保嫌疑。
若没有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报警,那么第一现场已无法勘验,事故发生时驾驶员状态也无法查证,那么警方就会合理怀疑驾驶员在发生事故时存在诸如酒驾毒驾等违法行为,甚至会怀疑伪造假事故骗保。即便查证不出违法行为,但因为事故现场变动,痕迹物证缺失,事故成因无法勘验,仅凭驾驶员口述,很难为事故出具责任认定书,没有事故认定书,也就意味着既无法厘清责任无法受理,又无法报保险,保险公司也会拒赔。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之规定,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