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要孩子抚养权都需要什么手续_离婚的话孩子抚养权会判给谁

导读:
根据你所陈述的情况,关于小孩的抚养首先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进入诉讼离婚的,按照目前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释,一般判定抚养权归你(目前司法实践,不排除法官将基于人理考虑,判定定大孩归你前夫),但你前夫应当支付相应抚养费。
关於离婚后孩孑抚养权的归属问题,法律也是有具体规定的,哺乳期的婴儿应由母亲直接抚养,判断标准是2周岁以内视为哺乳期婴儿。两周岁以上视为幼儿,幼儿阶段是孩子脱离了哺乳期。那么幼儿阶段的抚养权问题,原则上也是以母亲优先的原则,如果母亲不主张扶养,才会判给男方来抚养。到了孩子能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原则上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愿意随父就随父,愿意随母就随母。
抚养费的给付标准是依据孩孑三个方面的实际需要,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一般按对方的实际收入计算,按工资收入的百百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总之不能超实际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对方的灰色收入多,就可以多要求支付,但上限不得起过百分之五十。这些是为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时
给付的判断标准,依据法律裁决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以百分三十这个基数来确定,像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许多离婚夫妻自行协商的就有给百分四十或百分之五十的,但法律裁决是要照顾双方利益的。
给付的方式,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采用按月支付,按年支付的方式,直止到孩子十八岁。
一般,两岁以内单位孩子都是归母亲抚养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要看谁抚养孩子对孩子成长更有利。根据你的提问,你是全职太太,你老公的工资也不低,但是你们有两个孩子,法院可能会各判一个。
离婚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判定
如果选择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法官在考量孩子的抚养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年龄问题。(1)两周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是归母亲的;(2) 两周岁到十周岁孩子的抚养权,法院主要参考平时谁照顾孩子更多,目前随哪方共同生活,其次看双方的经济条件,最后看双方学历、户口等其他因素综合做出判断;(3)十周岁以上的孩子抚养权归属主要看孩子的意见,孩子表明愿意跟谁共同生活,法院一般就会将抚养权判给谁。需要注意的是,在北京地区,对于六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也会参考孩子的意见。
其次,考量过孩子的年龄过后,法官会考量孩子有没有同一方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比如双方分居后孩子同谁生活,或者孩子平时由谁照顾较多。如果孩子已经和一方形成了稳定的生活环境,那么法官会处于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量,维持这种稳定状态。再次,法官会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比如双方的经济状况、收入、有无固定住所等因素。最后,法官会考量双方父母能否帮助带孩子,双方的学历状况、户籍等因素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法院怎么判,前提是建立在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如果双方对孩子的抚养权的意见是达成一致的,那就不存在法院判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夫妻双方都想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如果法院判决夫妻双方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对于抚养权的问题,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法院会有不同的判决方向
*哺乳期:判决方向为母亲
*两岁以下:判决方向为母亲
例外情形
1、 协商一致,由父亲抚养,且对子女无不利影响
2、 母亲有严重疾病
3、 母亲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父亲请求抚养
4、 其他原因,无法随母亲生活
*两岁以上十岁以下:判决方向为父亲或母亲
父母均请求抚养,有限考虑因素
1、 丧失生育能力
2、 子女随其生活时间长,改变不利成长
3、 无其他子女且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4、 另一方严重疾病或不利子女成长
5、 祖父母长期照顾子女
*十岁以上:判决方向为母亲或父亲
父母争夺抚养权,双方抚养孩子的条件相当,考虑子女意愿
“哺乳期”
在哺乳期内,男方是不能够起诉离婚的,女方可以起诉离婚,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极端的情况例外
“改变不利成长”
如果2岁以上10岁以下的孩子一直由一方抚养,这时改为由另一方为抚养人,这可能让孩子难以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考虑,原先跟子女共同生活时间较长的一方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无其他子女且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意思是双方是再婚的,一方再婚之前已经有过一个孩子,判给前任了,而另一方是头婚,仅有现在这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将孩子判给头婚的一方
“祖(外祖)父母长期照顾子女”
意思是孩子一直由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在照顾,法院会考虑假如将孩子从一直照顾孩子一方的父母身边带走,孩子将会不适应,对一直照顾孩子的父母感情伤害也比较大
“十岁以上”
双方抚养孩子的条件相当,法院会和孩子单独会谈,问孩子愿意和父亲生活还是愿意和母亲生活,孩子选择的一方,会成为法官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
*如果双方都不要孩子的抚养权,都希望对方来抚养孩子该怎么办?
法院会先裁定一方先行来抚养孩子,尽到对孩子应尽的义务,等判决之后再来确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
最好不离婚,且行且珍惜,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如果真是为了孩子着想,你能保证二婚的你继父继母对孩子会很好吗,全心全意的为你孩子着想吗?或者你自己一个人能很好的扶养孩子吗?对孩子是一种多大的伤害。孩子的想法呢?
离婚之后孩子的监护权要遵循两个系统原则:
1、先放弃婚姻的一方不应该得到孩子的监护权
2、孩子应跟着父母中最能赞赏、肯定支持对方的那一方
这两个原则是遵循了个体发展心理动力学的原理设定的,那到底是根据系统原则定还是基于法律考虑,最终决定还是父母来做,也希望父母双方都能本着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条件来定,避免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战胜对方的工具和要挟的筹码,这种是大人的自私,并不是出于对孩子成长的需要而考虑的。
即使离婚了,也要告诉孩子并且大人们自己做到:父母的离婚是大人自己的问题,和孩子没有关系,即使爸妈分开,对孩子的爱是不变的,以及后续还需要双方一起参加孩子需要父母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对于孩子才是公平的,才不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婚姻和幸福。
当然父母也不能都为了孩子就将就着,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具体的伤害神仙君之前答过。因为夫妻关系是先于亲子关系的。
比起讨论孩子归谁,希望父母们都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对孩子有利的成长需要,这是忠告更是希望。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6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在哺乳期的孩子一般是判给母亲,但如果母亲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也可能判给父亲。
如果孩子在10岁以上,也会根据孩子的选择来判。主要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望采纳。
诉讼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可以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或者法院调解,由哪一方直接抚养。
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应该本着有利孩子成长的原则,综合考虑男女双方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孩子(原10周,现8周)意愿等因素予以判决,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负担孩子一部或者全部抚养费。并就孩子的探望权做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