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冷静期是多长时间_协议离婚需要冷静期吗?

导读:
2020离婚新规定冷静期是多久
依据新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设置一个月的冷静期。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前款规定期间届满一个月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什么样的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对提起离婚诉讼人的要求,是要求提起离婚诉讼的人必须符合的要件,不具备这些基本要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2、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4、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5、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等);
6、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7、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如果原被告本人不能出庭或者认为需要请一个人代为参与诉讼,可以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但原被告必须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主体,任何人不可代理。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由于婚前准备不足,对婚姻了解不够充分,再加上抗压能力较弱家庭意识和责任感不够,非常容易出现冲动性离婚,不够理性不计后果就离婚了,所以冷静期也是为了弥补离婚登记制度不足的一项措施。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如果冷静期适用范围是所有人,也存在缺陷。对于一些特殊的离婚案例,必须执行冷静期也有缺陷,比如家暴或者是对方有严重过错的像吸毒、恶性赌博这样的可能对某一方造成持续伤害的。不过法律既然已经通过那就是最权威的诠释,只是希望能进一步完善。
为什么对协议离婚添加冷静期而没有对诉讼离婚添加,一是现在离婚率持续走高反映出来协议离婚制度不足,二是诉讼离婚本身有时间期限,有自己的一个过程,如果对诉讼离婚也加入冷静期只会添加社会公共成本。
设置离婚冷静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总要立法生效后,才能检测,实践出真知。目前,从权威媒体中分析,利还是大于弊。
有反对的网友说:婚姻里有强势方,强势方有男有女,无论是男女可以随时退出,一定是保护弱势方的,保护拉不下脸来的这一方的。目前设置的立法冷静期是在保护强势的一方。这位网友可能认为提出离婚的多是弱势群体一方,离婚冷静期一出台,明显是给强势的一方增加了筹码。
设置离婚冷静期是不是真的保护了强势的一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冉克平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的目的不仅是避免草率、冲动型离婚,还有保护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实现离婚协议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
冷静期的期限过于长,弱势群体中的家暴和出轨会不会受到离婚冷静期影响,特别是家暴会不会让受害方有生命危险。有专家提议家暴或者出轨最好是诉讼离婚。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程啸:冷静期”只适用于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去协议离婚。他们当初可能是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就要去离婚。事后可能又反悔了。我们要防止这类冲动型离婚。
他还提到“冷静期”制度并不适用所有的离婚情形,发生家暴或婚内出轨现象,确实导致感情破裂,到法院去离婚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冷静期”适用问题。
30天“冷静期”适用于协议离婚,家暴或出轨等诉讼离婚不受限。
离婚这种事要看你们双方是不是到了感情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果是真的到了那种无法挽回的地步,就不需要冷静期了。如果你们感情还有一点点可以挽回的地步,就需要冷静,再想想是不是应该离婚,离婚了对你的小孩有影响的,所以也要考虑考虑小孩以后的生活。
人家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抉择,两个人相亲相爱才会在一起,离婚更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这个感情破裂,才会选择放手。希望每一个成家的人不轻易离婚。离婚不仅是伤到自己和他的感情也会伤啦小孩。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建议不要离婚冷静下来,双方好好想一想,坐下来谈一谈。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日积月累在心里压抑了很久,会造成这种假象。
离婚冷静期的出台,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很多人因为一时冲动而作出的离婚选择。但我却认为,如果真的想从根儿上解决离婚率逐年递增的问题,因为要论头脑发热作出的决定,我想,很多人结婚的决定要远比离婚的决定冲动得多,毕竟现实中闪婚后马上闪离的真的不要太多!
由此可见,如果大家能在婚前冷静客观地看待一段感情,并且经过细致了解后,愿意与对方携手一生共同经营和维护婚姻,那么这样的婚姻,我认为多半是会幸福一辈子的。
反观那些头脑一热就结婚的人群,往往在婚后会出现很多三观不合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矛盾,久而久之则更容易引发离婚。可当这段并不合适的关系又遭遇了最新出台的“离婚冷静期”,那后果可能只会让两个人撕得两败俱伤,可最终呢,依然逃不开离婚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