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子女到底如何继承财产_再婚父母双方子女如何继承财产

导读:
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子女就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规定,继子女能否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就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若经法律确认其形成了扶养关系,继子女才有继承权。
再婚家庭,遗产的继承也是要遵照《继承法》,继承办法如下:
《继承法》第九条,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