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关于子女抚养的规定_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法律如何规定?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0.11来源:律总管262人收看
导读: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夫妻感情破裂,走向离婚,通常会涉及两条主线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

孩子抚养权分配在实际判决当中有一套单独的考量方式,而,抚养权的取得在司法实践中主要依据,主要考量以下因素:

1.孩子的年龄

(1)其中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生理原因,更适合由母亲照顾,所以以女方抚养为原则;

(2)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男女双方抚养机会均等,均要求抚养权的,满足条件者优先;

(3)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因心智已经初步具备,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所以父母对其抚养权有争议的,可尊重子女意愿。

2.父母的经济能力

孩子被很多人戏称为“四脚吞金兽”,可以看出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之高,所以想要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父母一定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保障孩子健康、幸福的生活、成长。

3.父母是否有恶习

如果父母有赌博、吸毒、虐待等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恶习,属于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情况,是不适合获得抚养孩子的。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判决。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子女在必要时,有权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离婚时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等费用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若抚养条件发生变化,可起诉变更子女抚养关系。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

1.离婚后由谁直接抚养,年龄不同,标准不同。两岁以下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岁—十岁,以谁有利于孩子以后的教育和成长,谁有利,谁直接抚养,法律实践中是各种拼资源;十岁以上(实践中经常下调至八岁)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

2.离婚后孩子是父母双方的孩子,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权,具体标准是其本人工资的20—30%,最高不超过50%。

3.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享有探望权。

对小孩抚养可达成书面协议。协议不成可判决。一般男孩判给男方,女孩判给女方。未得到抚养权的,应付一半抚养费至18周岁。

离婚时,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如果母方患有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疾病(比如肺结核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比如生育后离家出走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比如女方服刑坐牢)等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二、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三、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比如女方子宫摘除;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比如,夫妻因感情长期不和而长期分居,子女随一方在某地生活,孩子习惯了入托幼儿园或者学校;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再婚家庭,一方与他人生育子女,另一方只有一名婚生子女;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黄赌毒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四、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五、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一段婚姻的结束会涉及很多问题,对于天下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的抚养权以及抚养问题是最重要的。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对子女抚养问题,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离婚纠纷中,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将会秉承。

一、抚养权判决的一般原则。

两周岁以下一般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需考虑子女意见。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二、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男方如何争取抚养权?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可见,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如男方想争取抚养权,需证明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或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另外,也可与女方协商由男方进行抚养。

三、如有两个子女,法院一般如何判决?

男女双方可就子女抚养问题进行协商,如能协商一致,法院一般会按照双方的意思出具判决书或者调解书;

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法院通常会按照一人抚养一个子女的惯例进行判决。夫妻二人一人抚养一个是一个相对折中的处理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平衡离婚夫妻的心理,更易化解离婚夫妻双方在子女抚养问题上的争议。

四、抚养费应该支付多少?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五、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

1、不能没有工作。

如果你是全职太太,建议你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试想没有经济来源、自己都过得朝不保夕的父母,如何养育子女,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话,难以保证子女能健康的成长。不要求要多富裕,至少收入要满足正常生活所需,且收入稳定。

2、双方父母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特别对于学龄前儿童,不是夫妻一方带,而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夫妻双方收入差距不大的时候,一方原生家庭是高知教授,另一方原生家庭是四处奔波的生意人,那么高知家庭一方比较容易得到抚养权。

3、受教育程度

在法院判决中,父母中学历高的一方会被重点考虑,父母是子女第一任教师,父母学历高更容易开展启蒙教育,更容易潜移默化中让子女学到更多,本人也会更重视子女的教育,有利于子女发展。

4、陪伴。

在双方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如果一方经常加班、出差,则明显对小孩的抚养不占有优势,相反,如能有稳定的上下班时间,周末休息时间稳定,自然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子女抚养。

另外,法院一般不轻易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故在双方分居时,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争取到抚养权的可能性更大。

5、孩子的意见。

对于10岁以后的子女,考虑子女的意见是法律的规定,所以子女的意愿是决定因素,除非一方对子女抚养明显不利。

无论是离婚时还是离婚后,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都要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前提,最大限度的降低家庭破裂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切不可把孩子当成争取多分财产或打击对方的筹码,也不要在抚养权一事上赌气故意给对方制造障碍,因为孩子终究是无辜的,不管最后孩子跟了谁,并不意味着另一方责任的消失,尽量给孩子多一点疼爱和关爱,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同时保障另一方的探望权。

现如今离婚率逐年攀高。离婚时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子女的抚养权及抚育费的确定问题。

抚养权的原则规定

从原则来看,抚养权分三种情况:

一是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二是两岁以上到10周岁以下,主要根据由谁抚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是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法院判决抚养权应考虑的因素

两岁以上到10周岁以下这个阶段,法院一般会根据下列情形来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抚养费的具体标准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育费包含“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内容。

抚育费如何支付

1、一次性支付;

2、按约定的期限分段支付;

3、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可以财物折抵。一般应支付至成年止(即十八周岁),但是如果子女年满十六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支付。

如果子女是全部或部份丧失劳动能力,不受十八岁的限制。

在校就读的子女,可支付至高中毕业止。大学生一般都成年了,父母都没有再抚养的义务了。

随着物价的上涨,可能出现几年后抚育费不能满足子女的日常生活,可以请求变更抚育费。但像兴趣班什么之类的支出是不属于抚育费范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