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_离婚后的孩子教育问题父母是怎么处理的?

导读:
离婚就有伤害,现在的婚姻是(钱)婚姻,多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五年前,我在孩子两岁时和前夫离婚了,孩子如今7岁,性格活泼开朗,聪明好学,是个阳光向上的姑娘,我挺欣慰。
关于“离婚对孩子成长有多大伤害”,这可能是每对要走到尽头的夫妻都会担心的问题。其实,这种担心只是害怕孩子缺了完整的原生家庭后,产生自卑、焦虑等偏激性格。
所以,许多父母一直在隐忍,以为等孩子大了,学业有成了,才终于下定决心去离婚。于是,有人说,高考结束后是离婚的一波高潮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耽误了自己的青春,长期生长在没有爱的家庭的孩子同样不会有很高的幸福感。
所以,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生长环境,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一、离婚姿势比离婚本身更重要
如果两个人真的走到了婚姻的尽头,离婚成了必然,那么,选择和和气气分手比大吵大闹甚至闹上法庭更重要。
我和前夫离婚时,我们是协议离婚,孩子跟了前夫,我只提了两个条件:
1.我不需要任何经济补偿(婚姻破裂,前夫有很大责任,他承诺给我一部分补偿,我拒绝了,虽然我那时没车没房,才刚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2.我可以随时探望孩子,希望孩子能一直感受到完整的父爱母爱。
我跟前夫说,我的唯一目的是希望离婚对孩子的损害降到最低,希望他配合我,让孩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一种完整的家庭的爱。前夫答应了,并照做了。
几年来,我们和平相处,孩子在两个家庭都感受着浓浓的爱,性格上开朗活泼,积极上进,走到哪里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二、不幸福的家庭比不完整的家庭更伤害孩子
许多夫妻婚姻走到了尽头,但是怕影响孩子,隐忍着不离婚,却常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甚或有的夫妻直接冷战,互不搭理,家里的空气冷到冰点。
孩子虽小,却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关系的好坏,孩子是能敏锐的察觉到的。
犹记得,我家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我和前夫的关系已经到了僵持阶段了,冷战是常态。前夫常常借口忙碌不回家,孩子天天粘着我一人,即便前夫只是偶尔回家,但孩子和前夫的那份血缘却是注定的。
一件事震惊到我。就在孩子刚刚一岁多的一天,孩子在自言自语学说话,不经意间听到孩子说:“想爸爸了,想XX(前夫名字)了。”那一瞬,我愣住了,这不该是一个蹒跚学步阶段孩子能说出来的话呀。我以询问的目光看向孩子,却发现孩子躲闪着我的眼神,赶紧纠正道:“我不想爸爸,不想XX”。孩子怕我生气啊,那一刻,瞬间泪目……
所以,如果不爱了,婚姻不能维持了,就不要委屈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即便孩子再小,没有爱的包裹,孩子依然能够敏感的捕捉到,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三、正确的精神教养比丰富的物质满足更重要
离婚后,大多父母都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往往会在在物质上更多地补偿孩子。这样并不为过,但是我觉得比起物质条件,精神教育或许更重要。
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的不足。有些父母,尤其是母亲,离婚后,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控诉前夫多不好,自己有多惨,以期换得孩子的同情,希望在和前夫持久的战争中,孩子能站在自己这一边。这样做的结果是给了孩子一个最难的选择题,这对孩子是残忍的。
其次,学会在孩子面前赞扬对方的优点。无论离婚后自己过的如何,对方曾经必然是有吸引自己的优点的,将对方的优点在孩子面前扩大,会使孩子更好地继承父母身上的优点,向着更为优秀的方向发展。
再次,把孩子当做朋友,坦诚以待。坦诚的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双方都爱他的事实不会改变,无论孩子在哪个家生活,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风港。在生活中依然关注孩子的精神教养,富养精神,不溺爱孩子,也不把孩子当成生活不顺的出气筒。
总之,现代社会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变得太快,人的感情也太脆弱。但是孩子是无辜的,无论父母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正确培养方式。
切记,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无论怎样,先让自己学着不断成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正面形象,因为为人父母的你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老师!
扶养方,具体负责,,对方相对负责
为啥不为孩子考虑不离婚呢?既然生了孩子就要负责任不能盲目的离婚,其实真正的在一起了就有可能后悔了,尽量不离婚,后妈后爹都不是真心对孩子好,为了孩子不要离婚
离婚,孩子总能清楚地感觉到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对此深感不安。为了让孩子明白实际情况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和他们讨论这些事情(也可以分别与父母讨论)。要想让孩子长大以后能够相信自己,就要让他们相信父母双方。所以,尽管刻薄地互相指责是一种自然的倾向,父母也不应该这样做。相反,父母可以用概括的说法来解释他们的争吵,而不是盯住对方的过错不放。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可以用简单的言语跟孩子解释吵架的原因,从而清楚地说明,他们正在尽力解决问题,让家里的每个人都更幸福。
父母应该考虑以下几种因素:谁一直承担着照顾孩子的主要工作?孩子和父母双方的关系如何?孩子表现出偏爱父母中的哪一方?孩子是否需要和兄弟姐妹中的某一个住在一起?
如果孩子发现,自已和有监护权的家长待在一起很紧张,他就会想象或许和另一个家长一起生活会好一些。这种思维方式在青春期表现得尤其明显。有时候,让孩子和另一个家长住在一起确实会好些,哪怕只住一段时间,也会有所帮助。但是反复几次之后,孩子可能会对问题置之不理,而不是寻找解决办法。因此,努力找到困扰孩子的真正原因很重要。
首先,父母要有共同的监护权:
共同监护权并不意味这要让孩子在这边住三天,那边住四天的。应该被看成是离婚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而协力合作的一种精神,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夫妻双方应该就计划、决策对孩子的要求商讨。这样一来,父母双方就都不会感到被忽略了。
其次,安排探视时间:
父母经常发现,当孩子从一个家长转到另一个家长那里时,会变得急躁易怒。这种现象在年幼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孩子从没有监护权的家长那儿回来以后,特别容易因为疲劳而变得爱生气。有时候,孩子很难在两种生活模式之间切换。每一回往返都至少在潜意识里让孩子想起他与没有监护权的家长最初的分离。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父母要有耐心,一旦约好了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地点就要绝对算数,尽可能避免这些转换带来的冲突。这些做法都是父母帮助孩子的有效途径。
然后,要让孩子与(外)祖父母保持联系:
父母离婚后,要让孩子和(外)祖父母保持和以前一样多的联系,这一点也很重要。和前夫(妻)父母保持联系非常困难,如果双方都觉得受了伤害或很气愤,局面就会令人更加为难。有时,得到监护权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可以在探视时间和你去看你的父母。但我和你的父母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是,这样就再也不能方便地安排生日、假日或特殊日子的活动了。要记住,(外)祖父母是孩子获得持续支持的巨大源泉,所以努力和他们保持联系是很有价值的。另外,(外)祖父母对他们的孙子(女)或外孙(女)的情感需要也应该受到尊重。
最后对孩子的长期影响:
虽说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孩子肯定会受影响,但是很多孩子还是能够拥有快乐、充实的生活。也有一些孩子会在很长时间里怀有愤怒、失落或不安的情感。那些继续跟父母双方保持着密切关系的孩子表现得最好。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好,应该寻求专业的咨询和治疗。
夫妻双方因情感破裂走向离婚的边缘,必然面临孩子抚育的归宿问题,这确实是夫妻双方每每决定分道扬镳却又“难舍难分”的瓶颈,也成为现实生活中夫妻离婚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许多“凑合夫妻”的唯一纽带!这儿我诚挚而由衷地竖起我双手的拇指,向这些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幸福的父亲或母亲点一个巨巨大大的“赞”字:你们很无私,你们极伟大!虽然某些专家认为“抚育孩子其实是夫妻双方情感依然游离的借口”,但我想说,这难道不是最为现实的二难抉择?若无孩子,两人早就刀割水清,各奔东西了。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亲情上,都不能割断。男女结婚,享受家之幸福的同时,就一肩承担起了相互照顾的责任;等再有了孩子,另一肩就要承担起抚育孩子的义务。前者可以随离婚而解除,后者却责无旁贷。所以离婚父母首先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更要勇于承担抚育孩子的责任,切不可相互推诿,置孩子以不顾。
至于怎么处理,我觉得离婚之前,父母就必须作出明确选择和承诺。在这个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夫妻双方是没资格谈离婚的!没解决而离婚,只能证明夫妻双方没有抚育孩子的担当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缺乏责任心也许是你们走向分手的关键因素。
其二,我绝不赞同双方把孩子托管给自己的父母!从教三十多年,我所遇到的“问题孩子”多数是父母离异后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两种相对的夲质属性,疼爱和严厉。爷爷奶奶的隔代亲情里,爱的严厉属性常常是缺失的,溺爱纵容最易使孩子在养成教育上输得很惨。
其三,我更不赞同把孩子托管给其他亲戚。一方面,他们也有各自的孩子,父母的行事作用于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时,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这无疑等于让孩子生活在受歧视的不平等的环境里,会给孩子造成莫大的心灵伤害。另一方面,亲属对孩子的爱极难和父母之爱相比,亲属的爱在爱的两种夲质属性——疼爱和严厉——的任何一种属性上要么会大打折扣,要么会远远偏离。
那么,离婚后孩子的抚育也就剩下了一条路:自己的孩子自己抚育!只要法律允许,孩子跟母亲生活也好,跟父亲生活也罢,只要自己尽责尽力,付出心血,精心教育,也能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
离婚的父母可以埋怨、甚而记恨对方,但在抚育孩子的问题上必须做出让步,这是为人父母责任之所在,担当之所在。要清醒,婚可以离,孩子不能离。自己离婚的行为已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之后抚育孩子理应更多地付出!
至于不直接抚育孩子的一方,绝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和对方协商,想方设法创造和孩子接触、相处的机会,以尽量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或母爱。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要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就要让他感受到,即使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但自己仍然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是爱自己的。
离婚给孩子带来的打击是成人无法感触到的,孩子还小,生活阅历不足,扛击打能力太差,对父母完全的依赖,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着学校,家庭转。突然让孩子失去了家庭的庇护,孩子的幼小心灵是无法承受的!这种心理创伤是后期无法修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