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院判了缓刑会处罚金吗_罚金的数额如何认定

导读:
被法院判了缓刑会处罚金吗
会不会判罚金,看看判决书就知道了。
有可能判处罚金,具体数额法官会根据案情事实作出判决
先来说说缓刑,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名,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适用缓刑。这个一定的条件主要指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例如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例如当地的社会矫正机构接受社会矫正等等。
在判处缓刑的时候,有一条必须坚持原则,那就是缓刑的期限不能够比主刑的期限短,例如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就会判处缓刑,4年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般会判处缓刑2~3年。经过缓刑考验期,如果没有新的故意犯罪主刑就不再执行。
最后说到罚金,罚金的金额在每个案子里都不一样的,主要看犯罪涉嫌的金额是多少。每个案件千差万别,涉及到金额都不一样。而是否判处罚金,则主要看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是否有可以并处罚金的规定。一般经济犯罪都会要求并处罚金。
被判处缓刑,会判处罚金吗?判多少?
罚金是一种附加刑,法律有明确规定,刑法规定某些犯罪必须判处罚金,比如盗窃,诈骗等犯罪,绝大部分是侵财犯罪,也不尽然,危险驾驶罪也有并处罚金的规定,总之只要法律规定有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判决时必须判处罚金。而某些犯罪没有罚金,比如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罪,那就不能判处罚金。至于判处缓刑还是实刑不影响是否判处罚金。当然了,判处缓刑一般可能罚金刑数额较高。罚金数额一般最少5000元,多的最高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可能,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等情形决定。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所以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法都有相应的规定。是否会判处罚金,主要看刑法是否有并处罚金的规定。从刑法规定来看,罚金主要是在经济犯罪和财产性犯罪中。
例如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以,对于这类犯罪,除了判处有期徒刑以外,还要并处罚金。
罚金的数额如何认定
刑法有的罪名有罚金的明确规定,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当然,还有的是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由人民法院依据刑法总则确定的原则即根据犯罪情节自由裁量罚金的具体数额。
判处缓刑与罚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缓刑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而罚金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罚金通常存在于财产类犯罪之中,而且具体是否应该要处以罚金要看对应的罪名项下是否有关于处于罚金的规定。
01、缓刑本身不是刑罚种类,而是执行方式,不必然导致罚金
可能有的人认为,对犯罪分子已经决定判处缓刑,那么就应该罚点钱来弥补他没有到监狱服刑的情况,这样有花钱买减刑的感觉。
但司法实践中,缓刑是刑罚的具体运用,当罪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缓刑并不是没有犯罪,也不是没有判刑,而判刑后决定缓期执行,给一定的考验期,只要在考验期内没有犯罪,或没有违反缓刑的相关管理规定,那么期满后视为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一种措施。
所以,缓刑是一种较轻的刑罚方式,但是判处后也不需要犯罪分子用钱来交罚金,以弥补他未在监狱服刑的损失。
02、罚金属于附加刑,能否判处罚金取决于刑法对于该罪名是否有规定
刑法中,一直遵行的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一个人是否有罪,罪轻还是罪重,具体该判处刑罚,需要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在规定的范围内量刑,这才符合罪行法定原则。
而不可能因为对这个人判处了缓刑的方式,所以就必须缴纳罚金。具体要对犯罪是否处于罚金的附加刑,要看刑法有没有对这个罪名上有明确具体的罚金条款,如果有的话法官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并处罚金。
而要处罚金的数目,在法律条款上也有明确具体的倍数和数额规定,所以一切都是以法律的规定为准,没有相应的法律原理和标准去换算和推算。但罚金的数目通常会以违法所得为基数进行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