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拘留影响工作吗_酒驾会不会马上拘留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0.19894人收看
导读:
虽然我们一般都把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称为酒驾,但是其实酒后开车还分为两种性质:第一种就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这种是饮酒后开车;第二种就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这种属于醉酒后开车。

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两者都有可能被拘留,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可能会被行政拘留,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则是被刑事拘留。

对于行政拘留的人员,不管是公职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开除,那么会不会被开除很大程度就看单位意见了。如果单位领导不喜欢你,那么趁此机会找个理由说你素质不行,不符合岗位要求等,那么被辞退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是单位领导的得意干将,那么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会被开除。

而对于刑事拘留的话,那么被开除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刑事拘留那么后续至少会被判处拘役,严重点的被判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于公务员来说肯定是直接开除,并且永不录用,而对于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来说,签订的合同中,在合同解除的条款中一般都会明确被判处刑罚的人员,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所以也是有很大概率会被开除的。

“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这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不只是工作的问题,很多时候关系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真出什么问题到时候后悔都没有用!

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是刑事拘留的,一律开除公职。

首先要明白酒驾和醉驾是有区别的,酒驾只是给予行政处罚,而醉驾给予刑事处罚!

就目前的规定来看,公务员醉驾驾驶肯定是要被开除的,其他单位人员并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醉酒驾驶机动车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刑罚的。

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说,公务员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刑罚,就必须给予开除处分。因为醉驾是要受到刑罚的,所以公务员醉驾肯定被开除。

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说,普通的事业单位人员在判处有期徒刑时才被开除,而醉驾并不一定被判处有期徒期,所以说,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醉驾一般是不会被开除的。只有被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才被开除,比如,大部分县区的事业单位管理八级、管理七级岗位,因为这些岗位都需要行政机关任命,所以醉驾也是会被开除的。

总之,酒驾只受到行政处罚,不会被开除。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公务员和被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人员肯定会被开除,其他事业人员或企业人员并没有开除的硬性规定。

事业政府部分很大的可能,私企就要看老板了。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确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限制清醒,机动车驾驶证在15日内予以扣留和吊销。天,罚款由当地人处以罚款。庭审。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8)”于2011年5月2日启动,并于2011年4月22日召开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第二修正案规定:

如果您在饮酒后驾驶汽车,您将被暂时扣留6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将被处以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

他因喝酒后驾驶汽车而受到惩罚。如果他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被扣留不到10天,并将被处以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机动车驾驶证将被吊销。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起诉,吊销,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机动车驾驶证不得在五年内重新获得。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15日扣留,并处以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经营酒驾驾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限制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年内,不得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可以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也不知你是公职人员,还是私企员工。但有一点,就是酒驾没事,拘留也没事,那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事,属于行政拘留,或者是治安拘留,就跟你跟人打架被拘留一样,单位也不会开除你。除非是有些在劳动合同中有专门条款的约定!

只要不是醉驾,醉驾入刑,公务员只要受过刑事处分就要开除公职了,醉酒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危险驾驶罪。所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同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开除党籍。另外,《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看到了吧,只要醉驾被逮住,就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因醉酒驾驶被免予刑事处罚的党员干部,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也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律师也要被吊销律师资格了、医师也要被吊证。根据《律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如果你是私企,公司职员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现在好多人碰瓷,专找公职人员,看你喝酒驾车了就跟你碰,然后敲诈你, 三万五万都敢要,成本太高了。

因酒驾被拘留,会被单位开除吗?我以为一般不会!

酒驾受到的是行政拘留的处罚!并非刑事处罚!一般单位甚至于公务员序列亦不会被开除!酒驾被抓后,暂扣驾驶证六个月,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再次酒驾被抓处十日以内的行政拘留。吊销驾驶证!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

酒驾当事人受到行政处罚后,回到单位一般以批评教育为主!基本不会被开除!

假如是醉驾,将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那么,刑事处罚后,醉驾当事人一般会被单位开除或是除名!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每个公民应该严格约束自己!既为了自己的安全!亦为了他人的安全!

不会被解除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酒驾并不是醉驾,其区别在于血液的酒精含量。驾驶人的血液酒精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不予处罚;驾驶人的血液酒精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以上,80毫克/100毫升以下的,我们称之为酒驾,需要接受行政处罚;驾驶人的血液酒精含量为80毫克/100毫升以上,我们称之为醉驾,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开除也就是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补偿金。劳动法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法律作了作了严格的规定,行政处罚并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只有刑事处罚者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

本悟空回答的关键点在于,单位的规章规定行政处罚可开除的效力问题。开除事实上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法的法定情形只有六种,其中包括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通过规章的形式扩大解除情形属于违法行为,是无效的规定。因此,用人单位因劳动者酒驾开除是违法行为,需要对劳动者作出补偿,并依法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机关事业单位不大清楚,我说说企业情况。在企业的话,这个要分情况了。

酒驾被拘留一般是指行政拘留,如果是醉酒驾驶就不是拘留的问题了。

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都不属于刑事处罚,所以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六项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这不代表单位无法处理。

因为正规的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很多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拘留是有处罚规定的,可能就是解除劳动合同,不管是什么拘留,只要拘留就是解除(开除)。

还有的单位可能会按照旷工处理,其实按照旷工这条处理,不够严谨(旷工强调职工主观上不出勤,而被拘留不能出勤是客观原因),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一般情况下无碍,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一些不是很正规的单位来说,或者和公司领导关系不错,可能不会被开除,但是在正规单位的话,被拘留非常危险,极有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是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不管单位有没有规定,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劳动合同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哪些情形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呢?

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那是肯定的。

这要看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按规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国企人员,酒驾没达到醉驾标准的,单位给予处分或者批评教育或者扣罚一定绩效奖金,不辞退。如果醉驾,就触犯了刑律,必须开除。

至于其他性质的部门和私营企业,这就要看企业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的了。

劳动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