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步骤_法院提起诉讼流程

导读:
简单地说,本人或者律师或者代理人要去法院诉讼中心提起诉讼,法院记录被申请人信息,标的物,标的额,事实与理由,然后法院通知被申请人,一般都会先找调解员进行调解,如果实在调解不成功,才会开庭审理。
法院起诉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立案
所需材料:原告身份证信息+诉状
法院在接到相关材料后,会进行审核,符合立案标准的,会通知交纳案件受理费、保全费
第二步:开庭
所需材料:相关证据
开庭之前,法院会发出传票,并且通知被告进行举证,另外对原/被告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就会开庭。开庭可能不只一次,这块需要根据案件情况而定。
遇到无法通知被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告进行传达。
第三步:判决
判决后会有一个上诉期,如果被告在此期间没有上诉,则判决生效。
遇到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可以通知公告进行传达。
第四步:强制执行
被告不履行判决的情况下,原告可携带身份证和判决书到执行厅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厅受理后,会通知原告交纳执行费。
遇无法联系被告的,可申请限制高消费和征集黑名单,迫使被告履行义务。
整理一下向法院起诉一般需经下述流程: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应当在七日 内作出裁定书;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人民法院根据自身审判工作安排, 确定开庭时间,并在法律规定的审限内审理终结。
简单地说,本人或者律师或者代理人要去法院诉讼中心提起诉讼,法院记录被申请人信息,标的物,标的额,事实与理由,然后法院通知被申请人,一般都会先找调解员进行调解,如果实在调解不成功,才会开庭审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