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嫁出去了还要赡养父母吗_儿女都有赡养义务吗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4来源:律总管924人收看
导读:
在父母遗产财产的继承上,法律也有规定,只要父母没留下遗嘱,儿子女儿有平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如果留有遗嘱,法律也会尊重和支持老人的意愿,将财产赠与谁或者是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由于继成财产有多有少的区分,在赡养老人这一方面,还是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受益多的就多承担,受益少的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受益的,也必须承担起少量的赡养责任。也就是说责任按二八分,还是三七分或者是四六分担。

谁在家能挺起腰谁就能赡养父母。不过要看子女本身孝不孝。说实在的,真正需子女的也就最后那几天,有几个真正让儿女赡养的。就我来说父毌为我服务了一辈子,就最后那四个月零五天,去逝前对我说"妈没想到你脾气那么不好,在妈有病后你一点脾气都没有,还是女儿孝顺",真是的,她把我养大,又把我两儿子一季伺候大直至工作,我只伺候了她人生最后那几天就如此满足。给我的感悟是在父母在世时尽量孝顺点,省的去逝后回想起来后悔,后悔没有药。

父母老了,儿子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都是一个娘胎里的,都是父母所生,也是父母给养育长大的,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谁都不能推脱。

你如果家里子们多,你应该感到幸运,因为照顾父母有替换的了,子们要是多的话,谁有时间谁就照顾父母,没时间的出钱给父母雇一个保姆来伺候父母,你们下班再关照父母,这样不挺好的吗?

赡养父母儿女都有责任,父母一辈子辛苦的把儿女养大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赡养父母当中都是有义务的。

父母有这么多的儿女,在照顾赡养父母当中,还用你推我撵的吗?赡养父母更不能子们之间计较,我养父母,你没养父母,不图父母什么,赡养父母就一点,父母给儿女带到这个世界,给了儿女生命,父母就是最大的恩人。

要想以后自己的儿女孝顺自己,那就给晚辈做出一个榜样来,你对待老人好,将来你的儿女一定会对你好的,这也是一辈传一辈。所以,父母跟儿女也就一辈子的缘分,好好孝顺善待父母。他她们也曾经年轻过,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把儿女都抚养大了,所以,男儿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我认为当今社会是传统的与现代的观念与做法彼此混淆,又各取所需为己所用,只图己利而不要脸面,“家族”的观念已经荡然无存。例如这个话题:儿养或是女养,财产给儿子或是给女儿,大家争论不休又都有道理似的。殊不知,传统观念中“儿是一条根,女是一门亲。”儿子是家族的传承与延续,女儿出嫁为家族结亲缘。

父母是家里人,应该是留在家里养老,儿子是家族的延续、传承与发扬光大者,他负有代表这个家族的荣辱、成败的各项权利与义务,当然也包括了代表家族赡养老人和抚养幼小的责任。如果幸好家族是富有的,则儿子也代表家族对财富进行管理、运用和经营。万一不幸家族是贫穷的,儿子也必须承担谋求生计使一家老小得以生活的责任。所以传统中有“家用长子”的说法,如果儿子多,责任与权利都会向长子倾斜。

注意,是责任与权利并存的,不能偏废。万一家族无人,迫不得已只能投靠亲戚,也就是女儿。所以旧时传统老人甚少住到女儿家,因为那显示家族已然没落穷困至极了。女儿出嫁时,收彩礼不过一个过场和象征而已,家族富裕的会多赔妆奁,以显自家脸面,也令女儿于归之后在婆家受人尊重,因为后面有一个可以倚仗的娘家。现代法律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所以规定了儿女有相同权利与义务,夫妻互相负有扶养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当我们在行为做事时应该先理清“古、今”或是“传统与现代”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讲对自己有利的。父母尤其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父母老了,不是说谁应该赡养父母更合适,做子女的都有共同担负起帮助的父母责任和赡养父母的义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有共同承担起对未成年儿童在教育上和医疗保障上的责任,以及在生活上的抚义务。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子女有共同担负起帮扶父母的责任和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关系和抚养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立。这就是法律铭文的依据,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父母总是跟着儿子生活的,父母的遗产大多数都由儿子来继承。所以按照中国的习惯法,就把儿子赡养父母看成是儿子的天职,与女儿无关。其实这是和现行的法律相抵触的,女儿也有共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帮扶父母的责任。

在父母遗产财产的继承上,法律也有规定,只要父母没留下遗嘱,儿子女儿有平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如果留有遗嘱,法律也会尊重和支持老人的意愿,将财产赠与谁或者是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由于继成财产有多有少的区分,在赡养老人这一方面,还是本着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受益多的就多承担,受益少的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受益的,也必须承担起少量的赡养责任。也就是说责任按二八分,还是三七分或者是四六分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