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坐牢_信用卡没还被起诉会怎么样

导读:
基本上银行是到6个月之后就会起诉,首先起诉的话会先看你名下有没有财产,看你逾期额度大小。如果你名下财产比较多,逾期的额度比较大,这个是被起诉的风险比较大的。所以最佳建议就是在你逾期6个月之前,就把你逾期的债务处理掉,比如一次性结清减免也好,或者是跟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也好,都要比被起诉强的多。
对于起诉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肯定会起诉或者肯定不会起诉。按照规定,就算你只欠一百元,只逾期三个月,也可以起诉你。可以起诉不代表真的会起诉。如果卡片逾期了,一定不要躲着,要积极的跟米行协商,对于崔收的电话也不要一直拒接,能接就接。而且现在很多人都做了停息挂账,最多的甚至分了60期。这样也解决了压力大的问题。至于立邢有明确解释的。恶意透支信用卡有3个条件,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欠款本金超过5万,逾期超过3个月。3.经过米行两次以上有效崔收。
信用卡逾期累计90天,期间有个2次有效催收,仍不还款的,银行是有权利起诉持卡人的,不过银行也不会轻易就起诉欠款人,起诉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的收回欠款!
民事诉讼
目前银行起诉持卡人,80%都是以民事责任去诉讼,银行会根据卡片从申请到逾期期间 的用卡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以民事起诉
刑事诉讼
现在很少有银行是以刑事责任去起诉持卡人的,但是不代表没有,迄今为止,我了解的被刑事责任起诉的最低欠款额是19000元,没错!一万九千元,所以不要再被5万以下不会被刑责框住!
不过现在处于逾期或者面临逾期的朋友们也不必过分担忧,刑责是很难判定的!也不用担忧自己被起诉之后怎么办,被起诉前我们还有主动权 去和银行协商,而且尽早处理不止可以避免被起诉,还可以控制逾期后违约金利息的增长,这样尽早的止损会剩下很大一笔钱。
如果真的拖到被起诉了,也不要慌张,积极应诉,只是那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虽然有一次庭前调解的机会,但是大部分都是很难接受的,因为期数太短,还款压力超大,接下来就是开庭,等法官判决,怎么判怎么还!如果不能履行判决,很有可能会被强制执行,之后限高等 会很麻烦,所以一定不要拖到被起诉才着急想处理!很不划算
起诉坐牢的三个条:
1,50000元以上
2,从不接电话!这叫恶意逃避债务。
3,登记个人信息不对!帐户有钱不还的!
关于信用卡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本金5万以内!
这个不存在坐牢,只能用起诉,不涉及到刑事处罚!
二,本金5万到50万,这个就厉害了!如果银行起诉讲就可能面临5年以内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20万罚金!
三,本金50万到500万,这个是5年以上10年以内有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金!这个阶段的人就少了!
四,本金500万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可以分开来回答。1、信用卡逾期到什么程度会被起诉?2、被起诉后什么情况下要坐牢?下面(债小二)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解答,帮助更多持卡人了解信用卡知识。
一、信用卡逾期到什么程度会被起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信用卡持卡人连续三个月都没有能力偿还最低还款额的时候,银行是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也就是说持卡人信用卡逾期三个月以上,就有可能被银行起诉,在时间上其实是没有规定的,决定权在于银行。银行决定起诉持卡人的因素很多,金额大小,还款意愿等等。
但是如果欠款单金额并不是很大,为了节约成本,银行最开始也是不会起诉的,只是会进行多次的催收。但是所需要偿还的利息会随着逾期时间的增长而上涨,如果持卡人依然没有还款意愿,那么银行就会去法院起诉了。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就没有任何的协商余地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逾期金额小银行就不会起诉,其实不然,小编就遇到一个真实案例,欠款不过才6000元,就被银行起诉了,有图有真相!
所以说,逾期金额小,只能说起诉的几率比较小,但是并不能代表银行一定不会起诉持卡人。
二、被起诉后什么情况下要坐牢?
“恶意透支”。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坐牢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被法院认定为信用卡逾期未还款并不代表恶意透支;应该根据欠款人的实际经济情况、态度等来综合判断。
“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的期限进行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仍超过三个月不归还欠款的,应当根据刑法第196条认定为恶意透支。”
根据推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中的相关条例规定:
从条例规定中,可以看出,信用卡逾期未还后要认定为恶意透支,需要满足这3个条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卡人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要看持卡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是否有潜逃的迹象等来判断;
2、经过2次有效催债;在司法解释中,读2次有效催债的解释为:一是要确定告知的途径是有效的,也就是说除了持卡人刻意规避催债信息外,银行的催债信息能够有效传达到持卡人;而是要间隔期要合理,根据规定,2次催债的间隔期要在30日以上;
3、在2次有效催债后逾30日仍不还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