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信用卡逾期对子女政审_人进看守所了

导读:
银行是无权抓你的,即使你已经涉嫌信用卡诈骗,银行也只能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你逾期跟你父亲没有关系,除非他愿意给你还款。
不会,那是您父亲的个人财产,虽说您和您父亲有血缘关系,就算您因为欠银行钱入狱,您父亲都可以不帮您偿还债务。
严重的程度不同,你的处境也不同。
但是,你去银行会被抓,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这你大可放心。
那么什么样的人去银行会被抓呢?
那就是上了全国通缉名单的犯罪分子。
这种人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在读取该类人身份证信息的时候,银行与公安部门联网的的身份核实系统会自动报警,而且银行工作人员无需报警,附近的公安人员就会进行上门抓捕。
如何你只是逾期,没有其他违法犯罪,是不会抓你的。银行只会对你进行电话催收,发送律师函,通过正规起诉等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信用卡逾期严重,一般要区分处理。
在大多情况下,信用卡逾期仅涉及自身与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无法还款,不代表负债人个人人身自由应当受到限制。
而在特殊情况下,负债人因逾期还款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公法,即可能被公安机关采取人身强制措施,而“被抓”。
开户人与银行之间签订信用卡借贷还款相关协议,实际上和普通的民间借贷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即银行作为法人,在借贷法律关系上,和一般的公司法人、自然人享有几乎相同的权利,承当几乎相同的义务。简言之,普通人向银行借钱未还,在法律关系上和向私人借钱未还等同。
因此,银行虽基于信用卡借贷协议、开户人的透支行为对开户人享有债权,也并不代表着银行作为一个债权人,就拥有任意处置债务人人身自由、任意凌驾于债务人之上的权利。人身自由作为《宪法》规定的首要公民基本权利之一,远远凌驾于一般财产权之上。除因个人过错而触犯公共法益的情况外,《宪法》绝不允许任何法人或自然人仅仅因为个人无法还债而对其采取人身强制措施。
公法所不容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第一,信用卡诈骗罪。
该罪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又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协助下为之周全。该条对“恶意透支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说明了触犯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情形。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银行或公诉人应当证明,负债人使用信用卡透支时就具有到期后不还款的故意,即在一开始恶意透支人便具有非法侵占银行借款的目的。这种行为在公法上具有和私法上相同的称呼,称之为诈骗。
司法解释规定了在五种主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负债人的行为,认定负债人存在上述诈骗的故意: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
2.恶意透支未归还金额满1万元。低于此限交由行政法管理。
3.恶意透支未归还已逾三个月,银行对此催收两次以上仍未归还。银行两次催收间隔不得少于30日,否则视为催收无效。不仅如此,银行还必须确认债务人非故意逃避债务的情况下,已经确认收悉。
上述三者条件,以第一条最难满足。大多数人在用信用卡举债时,并非一开始就抱有不想还款的心理,仅仅是想通过取出一笔现金以资急用。但倘若满足上述三者,该法条的触犯者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第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逾期还款诈骗行为给予的一般性处罚。
这种处罚实际上还是在进行诈骗的认定。如上述,恶意透支未归还金额满1万元处以信用卡诈骗罪所定之刑罚。低于此限,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五日以上十五日一下行政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众所周知,信用卡刑事立案有几个要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本金超过5万的。
3.经发卡行有效催收2次以上。
4.超过规定期限(一般逾期3个月以上),仍然拒不归还的。
只有持卡人同时满足以上4个要件,才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发卡行才可以申请刑事立案。
因此,只要持卡人透支本金在5万以下(含5万),无论逾期多久,情节如何,都不会被刑事立案,只能属于一般民事案件。
对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发卡行要做的就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同时对持卡人名下财产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比如冻结银行存款等。对于是否必须找到持卡人已经不重要,因为你来与不来,银行账户照样可以由法院冻结,包括开庭审理,只要传票一经送达,也可以缺席判决,所以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对你完全可以“视而不见”,持卡人仍然是自由的。
但是,如果满足了以上四条,特别是本金超过5万的,那就不一定了。因为作为发卡行也有两种可能:
一是并未申请刑事立案,或暂时未刑事立案的,发卡行才懒得管你,来去自由。
二是已经刑事立案,经公安机关多次传唤仍然拒不配合侦查的,很可能成为网通人员,那么一旦触发身份识别系统,可能马上就有人请你“喝茶”。这事不奇怪,在银行上班久了,还是亲眼目睹过的,别以为在吹牛。
无论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及时主动联系发卡行进行协商才是唯一办法,躲不是办法,俗话说得好,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永远征信不良或浪迹天涯的日子确实难过。
通过友好协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只要发卡行接受,民事可以撤诉,刑事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这是最高法最高检关于信用卡刑事犯罪司法解释所明确了的。只有人身自由不受限制,你才有时间去赚钱,去归还债务,其他都是瞎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