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的弊端_起诉离婚流程和费用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1.17来源:大律网664人收看
导读:
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家暴,出轨,婆媳等等一些因素。家暴已经是婚姻的底线,触犯到法律法规,应该收到惩罚,而对于这样的婚姻,国家应该给予支持,以免延长受害者的痛苦时间,而家暴者,更应该收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婚姻应该支持解散!

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家暴,出轨,婆媳等等一些因素。家暴已经是婚姻的底线,触犯到法律法规,应该收到惩罚,而对于这样的婚姻,国家应该给予支持,以免延长受害者的痛苦时间,而家暴者,更应该收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婚姻应该支持解散!

出轨是范了原则上的底线,出轨之分一次和无数次,有些人可以原谅,有些人不可以,这个可以征求被伤害方的意见,是都需要冷静期,或者缩短冷静期。

而婆媳关系自己家庭关系是三者中,情节较轻的,可以有冷静期,大家需要冷静冷静去处理,看看是都可以妥协,有没有人愿意去退让,去和解,去让步!

婚姻是两个人从原生家庭出来,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双方都有责任去维护,去经营,其中一方放弃都可以造成这个关系破裂,而走到离婚这一步。

国家出台离婚冷静期,是因为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男女工作能力都强,

当矛盾开始的时候互不退让,从而导致走向离婚的地步!

所以支持国家提出离婚冷静期,但是应该分期限,分情节!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

离婚这种事要看你们双方是不是到了感情无法挽回的地步。如果是真的到了那种无法挽回的地步,就不需要冷静期了。如果你们感情还有一点点可以挽回的地步,就需要冷静,再想想是不是应该离婚,离婚了对你的小孩有影响的,所以也要考虑考虑小孩以后的生活。

人家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的抉择,两个人相亲相爱才会在一起,离婚更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这个感情破裂,才会选择放手。希望每一个成家的人不轻易离婚。离婚不仅是伤到自己和他的感情也会伤啦小孩。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建议不要离婚冷静下来,双方好好想一想,坐下来谈一谈。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日积月累在心里压抑了很久,会造成这种假象。希望不是原则问题下

2022离婚新规定冷静期是多久

依据新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设置一个月的冷静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

4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

在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

《民法典分编(草案)第四编 婚姻编》第八百五十四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前款规定期间届满一个月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什么样的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对提起离婚诉讼人的要求,是要求提起离婚诉讼的人必须符合的要件,不具备这些基本要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2、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4、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5、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等);

6、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7、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如果原被告本人不能出庭或者认为需要请一个人代为参与诉讼,可以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但原被告必须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主体,任何人不可代理。

目前的社会很需要,但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7年上涨了。

从2002年的0.2‰上涨到2018年的3.2‰,离婚率背后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单亲家庭孩子成长隐患。

冷静期是主要还是为了减少“冲动性离婚”。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由于婚前准备不足,对婚姻了解不够充分,再加上抗压能力较弱家庭意识和责任感不够,非常容易出现冲动性离婚,不够理性不计后果就离婚了,所以冷静期也是为了弥补离婚登记制度不足的一项措施。

如果冷静期适用范围是所有人,也存在缺陷。对于一些特殊的离婚案例,必须执行冷静期也有缺陷,比如家暴或者是对方有严重过错的像吸毒、恶性赌博这样的可能对某一方造成持续伤害的。不过法律既然已经通过那就是最权威的诠释,只是希望能进一步完善。

为什么对协议离婚添加冷静期而没有对诉讼离婚添加,一是现在离婚率持续走高反映出来协议离婚制度不足,二是诉讼离婚本身有时间期限,有自己的一个过程,如果对诉讼离婚也加入冷静期只会添加社会公共成本。

对于已经明确了感情已经破裂不能维持,而且没有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问题的夫妻来说,添加一个过渡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婚姻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自由。

“不能把设置离婚冷静期简单说成是对婚姻自由的妨碍,它本身也是保障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的组成部分。”

近日,4万网友把离婚冷静期骂上了热搜。为了挽救不应解体的婚姻,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网上出现网友的各种吐槽:本来结婚容易离婚难,现在离婚变得更难了;我的恐婚又进一步;可不可以设置结婚冷静期撤销离婚冷静期等等。

设置离婚冷静期真的能有效降低离婚率,挽救不应解体的婚姻吗?看知乎网友提供的两组数据:

按照民政部《2019民政统计年鉴》,2018年有446.1万对夫妻离婚,其中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的有381.2万对,占离婚总数的85%,诉讼离婚的有64.9万对,不到离婚总数的1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离婚冷静期可以影响到三百万多对夫妻。可我们也不要忽略复婚的人群,看看复婚的数据又占多少?

依据《年鉴》,2018年有1013.9万对夫妻结婚,其中429.2万对夫妻为再婚,而在这429.2万对再婚夫妻中,又有56.3万对夫妻是复婚。也就是说平均每18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是复婚;结合2018年的离婚率,离婚人数与复婚人数的对比是8比1。

56.3万对复婚夫妻中是因为完全不冷静而冲动离婚是有点站不住脚,我们不能不排除其他的原因“假离婚”。

2016年有专家指出: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与近年离婚率不断攀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在实行购房套数限制的若干大城市表现的尤其突出。上海在2016年3月底实行房产最新一轮新政后,多个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人数大增,部分区县民政局对办理离婚手续进行每日限号。

实证结果,针对购买房屋套数的限制使得夫妻有激励通过“假离婚”的方式减少至少一方名下的房产套数,导致城市的离婚率、复婚率同时上升,其中离婚率上升0.2个千分点(平均提升幅度为15%),复婚率上升0.05个千分点(平均提升幅度为约40%)。

从这些综合数据中得出结论,离婚冷静期对一部分人还是可以挽救婚姻,因此应该理解国家出台《立法冷静期》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网友提出,希望立法者把立法的目的考虑成熟、考虑明白,再行使立法的权利。

设置离婚冷静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总要立法生效后,才能检测,实践出真知。目前,从权威媒体中分析,利还是大于弊。

有反对的网友说:婚姻里有强势方,强势方有男有女,无论是男女可以随时退出,一定是保护弱势方的,保护拉不下脸来的这一方的。目前设置的立法冷静期是在保护强势的一方。这位网友可能认为提出离婚的多是弱势群体一方,离婚冷静期一出台,明显是给强势的一方增加了筹码。

设置离婚冷静期是不是真的保护了强势的一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冉克平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的目的不仅是避免草率、冲动型离婚,还有保护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实现离婚协议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和正义。

冷静期的期限过于长,弱势群体中的家暴和出轨会不会受到离婚冷静期影响,特别是家暴会不会让受害方有生命危险。有专家提议家暴或者出轨最好是诉讼离婚。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程啸:冷静期”只适用于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去协议离婚。他们当初可能是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就要去离婚。事后可能又反悔了。我们要防止这类冲动型离婚。

他还提到“冷静期”制度并不适用所有的离婚情形,发生家暴或婚内出轨现象,确实导致感情破裂,到法院去离婚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冷静期”适用问题。

30天“冷静期”适用于协议离婚,家暴或出轨等诉讼离婚不受限。

也有网友质疑,冷静期期间会不会造成财产损失,上海社科院法学所的孙大伟博士:冷静期间当事人需提高权利保护意识,防止出现夫妻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或者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情况出现。

相比较设置一个离婚冷静期,我个人认为还不如设置一个结婚冷静期!

我接待过很多咨询离婚的当事人,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决定离婚,绝对不是她们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因为,在要不要离婚这个问题上,她们已经冷静过不止一个30天了。

有些人,长期被家暴,却害怕离婚后变得更加不幸,于是忍耐着;

有些人,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于是带着孩子忍耐着;

有些人,一想到离婚,就要跟对方办手续、撕财产,实在麻烦,于是继续忍耐着;

这些“忍耐”本身就是一种冷静,而当她们作出离婚的决定,还要再去忍耐30天,等到能离婚的那天,不知道她们又会被伤害成什么样!

所以说,给离婚设置个冷静期真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婚姻注定要走向死亡,与其苦受折磨无法脱离苦海,不如趁早解脱,说不定还能遇到下半辈子的真爱!

离婚冷静期的出台,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很多人因为一时冲动而作出的离婚选择。但我却认为,如果真的想从根儿上解决离婚率逐年递增的问题,倒不如将“离婚冷静期”更改为“结婚冷静期”。因为要论头脑发热作出的决定,我想,很多人结婚的决定要远比离婚的决定冲动得多,毕竟现实中闪婚后马上闪离的真的不要太多!

由此可见,如果大家能在婚前冷静客观地看待一段感情,并且经过细致了解后,愿意与对方携手一生共同经营和维护婚姻,那么这样的婚姻,我认为多半是会幸福一辈子的。

反观那些头脑一热就结婚的人群,往往在婚后会出现很多三观不合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矛盾,久而久之则更容易引发离婚。可当这段并不合适的关系又遭遇了最新出台的“离婚冷静期”,那后果可能只会让两个人撕得两败俱伤,可最终呢,依然逃不开离婚的命运!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