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罚金会对服刑人员有影响吗
犯罪被抓
司法实践中,这样的问题非常常见,要是前些年,判处罚金后,拖上几年不交,基本是不了了之,但是近几年不行了,法律对于罚金的执行问题有了比较完善的规定,不交罚金,会对当事人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
罚金是什么
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中国刑法没有具体规定罚金的数额,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例如,法院判处某甲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三万元。这个三万元,就是除了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同时判处的罚金刑,当事人必须将三万元罚金交到法院指定账户上。
罚金可以不交吗?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罚金是必须缴纳的。
先看看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二条: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第二十七条对于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不予假释。第四十一条本规定所称“财产性判项”是指判决罪犯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以及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等判项。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服刑人员不交罚金,会有以下几种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减刑假释
第一种后果是影响减刑、假释。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刑罚执行机关,也就是监狱在执行刑罚的时候,会严格考核服刑人员罚金的履行情况,不缴纳罚金的,不能认定为“确有悔改表现”,会严重影响减刑假释。具体体现在,第一次减刑会推迟,两次减刑之间的间隔会拉长,每次减刑的福大会压缩,假释原则上不予办理。因此,不缴纳罚金,对于服刑人员的减刑影响是很大的。
第二种后果是会被强制执行。
《刑法》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被强制执行的后果,那就是本人名下的财产会被查扣,如果不及时履行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自己的征信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出狱后有能力拒不履行,有可能会被拘留罚款,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罪重新判刑入狱。
确无能力缴纳罚金怎么办
如果服刑人员因为天灾人祸或其他原因,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的,可以自己收集相关证据,到县市一级民政部门开一个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证明,将证明送到服刑人员所在监狱刑罚执行科,监狱会核实相关情况,在减刑假释时予以考虑。
裁定减刑
典型案例
张某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三万。服刑期间,罚金一直未交。因为服刑期间表现较好,本人积分已达到呈报减刑条件。监狱在审核其减刑材料时发现,该犯的这笔罚金一直没有履行,因此将其减刑推迟一批(三个月时间)呈报。法院在审核监狱呈报的减刑材料时,也注意到其未履行罚金的情况,遂判决对执行机关呈报的减刑十一个月核减为减刑八个月。这样的话张某的减刑晚裁定三个月、少减刑三个月,显然是受到了严重影响。
更多 #刑事辩护 相关法律知识
-
经济适用房抵押贷款的流程有哪 ...
经济适用房抵押贷款的流程包括:借款人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购房合 ...
2022.08.22 22:27:08
-
最高额抵押的债权包括什么
最高额抵押的债权包括债务人在履行期内的所有债务。根据规定,为担保债务的 ...
2022.08.22 22:59:05
-
-
-
父亲嫖娼被抓,会对子女当兵,公务员有影响吗 ...
政审的话,实从一般情况来说,只有是直系亲属,绶到刑事处罚或是刑拘的情况,才有可能是影响政审的 ...
2022.12.27 14:04:07
4人阅读
-
拘役案底对下一代影响大吗_拘役6个月会留案 ...
拘役就是刑期比较短而已,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6个 ...
2022.12.25 13:33:23
2人阅读
-
罚金不交会影响减刑吗(罚金多久不交法院会 ...
在司法实践中,不交罚金,不仅会影响判决,而且在判决执行过程中,对减刑、假释等也是有限制的。我把 ...
2022.12.21 13:38:23
1人阅读
-
-
答
可以马上注销的,并没有时间限制,不收取费用,对个人没有影响。根据《个体 ...
-
答
法律规定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如果在合同当中没有约定的,按照双方实际损失 ...
-
答
合同金额与中标金额不一致一般会按单价合同执行,但是合同金额与中标金额不 ...
-
答
放弃中标,招标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第二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或者选 ...
-
答
双方协商后以书面形式认定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