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_公安主动取保候审原因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09.14来源:律总管517人收看
导读:
不要以为取保了,就是没事儿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犯罪情节轻。比如危险驾驶罪,就是判1—6个月拘役,没必要逮捕;再比如盗窃现金2000元,刚够数额,拘役都判不上,也就单处罚金,更没必要逮捕;还有再严重一点的,轻伤害,虽然应该判3年以下,但积极认罪、积极赔偿、被害人谅解,取保了,也没有社会危险性了,从缓和社会矛盾角度出发,也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当然,这些情况,取保了,还是要提起公诉的,只不过最后量刑时就很轻了,缓刑的比例是很大的。

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提起公诉;另一种是继续侦查。

一部分取保候审是因为犯罪情节轻。

不要以为取保了,就是没事儿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犯罪情节轻。比如危险驾驶罪,就是判1—6个月拘役,没必要逮捕;再比如盗窃现金2000元,刚够数额,拘役都判不上,也就单处罚金,更没必要逮捕;还有再严重一点的,轻伤害,虽然应该判3年以下,但积极认罪、积极赔偿、被害人谅解,取保了,也没有社会危险性了,从缓和社会矛盾角度出发,也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当然,这些情况,取保了,还是要提起公诉的,只不过最后量刑时就很轻了,缓刑的比例是很大的。

另一部分取保候审是因为嫌疑人自身的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嫌疑人有严重疾病,或嫌疑人是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于这两种情况,办案机关也不是必须取保,而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评估嫌疑人取保后是否会有社会危险性,比如有无自杀倾向、会不会再实施犯罪、会不会打击报复或干扰证人做证、会不会串供等等。如果没有,可以取保;如果可能存在,就不能取保,可以关押到监狱医院等特殊场所,既体现了人道主义,也不会影响办案。这种情况下,诉讼程序还是要进行,起诉、开庭、判决,不会受到影响。

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会有哪些结果?

被取保候审原因大致有三种,案件走向及结果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目的在于保证犯罪嫌疑人及时到案接受讯问,不妨害证人作证,不影响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既然已经取保候审,那么公安机关已经对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

第一种情况因病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应当刑事拘留或者逮捕,但因病无法关押,不得已而采取候审强制措施。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疾病痊愈之后,公安机关会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刑事拘留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继续侦查,而且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这样就起诉至法院,由法院审理判决。

第二种情况案件事实和证据尚未查清

对犯罪嫌疑人先行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证据尚不充分,但不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潜逃或者不能到案接受询问,取保候审后会继续侦查,1.如果调取证据,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刑事拘留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继续侦查案件或者继续取保候审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2.如果经过大量调查取证工作,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证据仍不充分,公安机关会撤销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立案,另行侦查其他涉案嫌犯。

第三种情况,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较轻

没有刑事拘留后提请逮捕的必要,取保候审足以防止社会危害性的发生,可以保证案件侦察顺利进行,这是情况下,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变更强制措施,除非案件情况有了特殊变化,正常阶段会一直使用,确保后生措施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依法判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