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赠?_什么是遗赠继承

姚平婚姻家事律师 2022.12.0112人收看
导读: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遗嘱人以遗嘱处备其遗产的一种方式。接受遗赠房产是不受购房资格限制的。

什么是遗赠?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遗嘱人以遗嘱处备其遗产的一种方式。接受遗赠房产是不受购房资格限制的。

遗赠房产如何缴税?

受遗赠人需要全额缴纳3%的契税。

遗赠与赠与的区别:

1. 遗赠是遗赠人生前的单方法律行为;赠与是赠与人和受赠人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2. 遗赠是于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则是赠与人和受赠人生前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一)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

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而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也可以是国家或集体单位。

(二)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

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的,即视为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即丧失受遗赠权。

(三)是否承担清偿死者的义务不同

遗嘱继承人既有依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又承担在遗产继承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受遗赠人只享受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如遗赠人生前负有债务的,应先用遗产清偿债务,剩余的遗产再执行遗赠,但受遗赠人本身不负有清偿的义务。

(四)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

遗嘱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以实现其继承权,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处取得遗产。

遗赠有效条件:

1. 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 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 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遗赠房产再出售如何缴税?

遗赠房产再转售,所涉及的税费均按正常二手房交易标准收,税率与房产是否满五唯一、是否非普通住宅有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